本报讯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关键之年。甘肃省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基本省情,决定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仍会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对当前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明年的工作重点。其中很多方面,都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和切身利益密切相关。
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保障体系
破除体制障碍,推进制度创新,加快农村新型养老保险试点,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农民工养老、医疗、工伤等保障体系,并逐步纳入城镇职工保障体系范围。在10个新农保试点县实现被征地农民、村干部养老保险与新农保制度的衔接与并轨。全面解决未参保集体企业参加养老保险、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老工伤”纳入工伤保险统筹三大历史遗留问题。
长期居住城镇的农民转为城镇居民
完善土地征用安置补偿制度,完善城乡社会福利服务体系。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制度,推进城乡劳动就业服务一体化。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把城镇长期就业和居住的农民转为城镇居民。
实现基本药物“零差价”销售
重点发展基层公共卫生,扩大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设投资规模,提高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综合服务能力。推进国家基本药物省级招标采购、统一配送工作,逐步实现基本药品“零差价”销售。
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地区延伸
打破城乡规划分割格局,协调城乡经济社会的各项发展指标和建设项目,统一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地区延伸,增加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集约度,促进基础设施城乡共建、城乡联网、城乡共用。
培育消费热点,补贴“下乡产品”
继续完善实施“汽车、摩托车下乡”和“家电下乡”政策,增加下乡产品的品种和型号,扩大补贴范围。营造便利、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促进金融、科技服务、市场中介、培训、家政、养老、健身等服务消费。
稳定商品房价格,多建保障性住房
落实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政策,继续推进廉租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大对城市棚户区、工矿区棚户区及国有林区、垦区、煤矿棚户区改造和农村危房改造力度,确保资金、土地供应和优惠政策落实到位。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型住房消费,规范发展住房二级市场,保持商品房价格稳定。
扶贫攻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加大整村推进、以工代赈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河西特困移民帮扶工作,全年力争异地扶贫搬迁6万人。继续实施促农增收“六大行动”,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县乡村公路建设,建设农村供水工程。
清理、禁止对企业的不合理收费
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增加中小企业数量,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扩大专项资金规模。落实出口退税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坚决清理和禁止不合理收费,切实减轻中小企业负担。继续推进中小企业信用和担保体系建设,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难问题。
林权改革,两年完成产权明晰
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积极稳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用两年时间基本完成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主体改革任务。加快征地制度改革步伐。稳定和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制度。
三年完成县城通二级公路目标
致力于消除瓶颈制约,坚持不懈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改善重点区域基础设施条件。在本届政府任期内,力争用三年时间完成全省所有县城通二级及以上公路的目标。多渠道筹集资金,抓紧开工建设一批二级公路项目。
新闻推荐
灾后重建,民生问题至关重要。地震造成县城原有的垃圾处理厂不能使用,重建中考虑到环保问题,成县县委、县政府在距离城外不远的抛沙镇修建了一处陇南市最大的垃圾处理厂。与...
成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