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消息(通讯员龚普康报道摄影)“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根本就是产业问题,离开了产业,我们脱贫就没有基础!”8月2日,市委常委、三江侗族自治县委书记袁东升带头深入同乐苗族乡高岜村“新时代讲习所”开展讲习活动,向60余名乡村干部、党员及贫困户代表作题为《产业发展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关键》的宣讲报告,并带领与会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检查指导该村油茶品改和种稻养鱼等脱贫产业的推进落实情况,要求全面完成贫困户“人均半亩茶叶、1亩高效油茶,户均1个标准化鱼坑”的目标,早日实现稳定增收脱贫。
在高岜村村委,县委领导对该村创新实行“两个包干”和“三支服务队”的做法大加赞赏,要求驻村干部狠抓落实、认真总结、不断完善、做好典型,为全县脱贫攻坚探索出新经验、新样板。当了解到该村硬化产业路尚存在资金缺口而无法推进时,县委领导当即决定,设法筹资10万元,打通这个产业脱贫的“最后一公里”。
在高岜村油茶品改示范基地,当了解到新品种油茶成活率高但缺乏管护技术时,县委领导指出,油茶是三江百姓脱贫致富的“铁杆庄稼”,一次种植,多年受益,6年至8年进入盛产期,丰果期长达80年,新品种油茶亩产茶油50公斤以上,产量是老品种的近十倍。而且,新品种油茶做了矮化处理,苗木和种植补助均有保障,种植后不用每年铲山,茶籽不用捡,直接采摘,一次摘干净,高效又省力。一片油茶林就是一张绿色“大存折”,村委要大力宣传,充分发挥油茶品改服务队的突击作用,尽早谋划冬种备耕,确保完成全年种植任务。
“你的鱼塘几时挖的?够深吗?放有多少鱼?预计产量有多少?卖多少钱一斤?”在高岜村乌秀屯,县委领导一边用木棍探测鱼塘的深度,一边不停地询问,户主滚秀林在一旁乐呵呵地一一作答:“鱼塘年初开挖,放了200多尾鲤鱼,预计产量可超40公斤,仅鱼一项大约可增收2000元。”乌秀屯地处大山沟,水源足、水质好,看到田田都建有大鱼坑,县委领导满意地说:“‘坑沟式\’稻田综合种养模式是近几年来三江摸索总结出来的成功样板,前景大有可为。”
新闻推荐
作者俞述璧今日庆相会,把酒话当年。三江旧事记否?炮声伴硝烟。筑路打洞豪情在,人老志犹坚。席上故事说不尽,欢声笑语情绵绵。...
三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三江侗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