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新闻 柳江新闻 柳城新闻 鹿寨新闻 融安新闻 融水新闻 三江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柳州市 > 三江新闻 > 正文

田间小鱼坑 致富大法宝

来源:柳州日报 2018-05-21 09:02   https://www.yybnet.net/

初夏时节,走进三江侗族自治县同乐苗族乡的各村屯,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椭圆形……只见不同形状的鱼坑镶嵌在不同的田间,一群群鱼儿在鱼坑里游动,吞食着稻虫、浮萍……

“鱼坑建设需要讲究技术标准,面积不能少于10平方米,从肥泥往下挖不少于60厘米,蓄水深度不能少于80厘米,一个鱼坑需要配上一个遮阳棚……”5月17日,在同乐苗族乡归夯村举办的鱼坑建设技术培训班上,技术专家从鱼坑建设、鱼苗护理、疾病防治等方面进行讲解。当前正是全乡鱼坑建设冲刺阶段,该乡立足实际,通过创新思路推进种稻养鱼特色产业转型升级,以举办培训班、加强技术指导等方式,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管理的本土专家,同时把乡镇干部和村干部培养成技术骨干,形成人人懂技术、个个会管理。

打木桩、装模板、铲田泥……5月18日,正是全县扶贫日,同乐乡高培村的田间地头热闹非凡,扶贫帮扶人、第一书记、乡干部一起忙碌地帮贫困户建设鱼塘,打木桩声、歌声、欢笑声……声声都道出了大家对脱贫的期盼。“有了大家的帮助,我的鱼坑才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完工,这是万万没有想到的。”当天在大家的帮助下,高培村村民姚老贵半天就完成了一个鱼坑的建设。今年60岁的姚老贵是高培村特困户,由于家中缺乏劳动力,鱼坑建设存在极大的困难。今年为了帮助像姚老贵这种缺少劳动力的贫困户完成鱼坑建设,该乡利用全县的“春风行动”,组织后盾单位、帮扶人、乡村干部到田间地头与群众一起劳动、一起备耕,还通过组建村劳动服务队帮忙,激发群众修建鱼坑的热情。

今年以来,同乐乡大力推广“超级稻+再生稻+鱼+螺”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立足一个“早”字,成立19个包村工作组进村入屯入户开展政策宣传,制作宣传画报在村屯人员聚焦的地方张贴,组织召开党员骨干会、群众会等,向群众宣传政策、解读政策,让鱼坑建设政策家喻户晓,力争让全乡每户农户都实施鱼坑建设。实行“大户示范、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办法,重点抓好示范,以示范带动全面,大力支持鱼坑建设,力争实现每户贫困户实施鱼坑建设1个以上,目前全乡已完成鱼坑建设1559个。

“修建一个鱼坑就得奖补800元,鱼坑修好后,一年一亩田还能增收1000元左右。现在还有干部下来跟我们一起干,发展好茶叶、茶油、稻鱼竺等产业,脱贫是没问题的。”同乐乡同乐村平溪屯贫困村民石合生对通过发展产业实现脱贫信心十足。

本报通讯员吴练勋

吴国聪报道摄影

新闻推荐

小茶叶撑起大景区

“我下午才去摘一会茶叶,这两天的伙食费就出来了。”5月9日傍晚,在三江侗族自治县八江镇布央村的广场上,卖完茶叶的甫世光老...

三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三江侗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田间小鱼坑 致富大法宝)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