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凌晨3点起来打银饰,这样的工作习惯我已经坚持好多年了……”54岁的吴共能笑眯眯地说:“慢工细活,就得耐得住寂寞。工匠都应该有这样的精神!”
今年2月,吴共能获得了三江侗族自治县总工会授予的“三江工匠”的牌匾。这不光是对他手艺的认可,更是对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最高的赞誉。
近日,记者来到三江县古宜镇江峰街的一幢老房子里,见到正在工作的银匠师傅吴共能。
记者试着推开门径直往里走,一个拥挤、堆满工料与银饰半成品的狭小角落,是他的一方小天地。一盏悬顶的白炽灯发出的刺眼白光是这个角落的全部光源——这就是“2017年度三江工匠”吴共能每天工作15个小时以上的工作室。满月宴上的主角之一吴共能正独自一人坐在角落,拿着锤子,敲打银簪上的蝴蝶纹样。
“我的爷爷也是银匠!”吴共能说,以前他的爷爷就是个走街串巷的银匠,周围村寨出嫁姑娘嫁妆中的银饰,十有八九是他打造的。“我从小就跟在爷爷和阿爸身边,耳濡目染之下,也渐渐爱上这门手艺。”手艺的传承需要一代代人不懈努力,从吴共能的爷爷起,到吴共能的父亲,再到他,再到他儿子吴维斌,一家四代都在持之以恒地传承银器制作工艺。
熔银水、锤银皮、拉丝、描纹样、绞花、焊接、清洗、景泰蓝上色……一个个步骤细致且繁琐,不仅需要手巧,还要心细。“错了一步,就得熔了重来。”一整套新娘嫁妆需要一个熟练的银匠夜以继日地做上半年方能成型。工匠精神在吴共能的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能磨磨性子挺好的,沉下心,踏实干,才能做出好东西。”
早些年银器不景气,全靠着一头热坚持下来。2000年左右,三江县开始旅游开发,给传统银匠们带来了无限商机。如今的吴共能声名远播,已经不愁没生意,但同时,也添了不少新烦恼:手艺该不该传给外家人?与儿子的新旧纹样到底谁更受欢迎?如何把银器再带到更远的地方……在小小工作台以外的,是属于传统民族银器更广阔的世界。
本报记者 韦斯敏
帅君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4月2日,柳州市举行“传承中华美德,缅怀见义勇为英模——2018年清明时节全社会共同向因见义勇为壮烈牺牲的英模致敬”活动,一个个英模感人事迹汇聚向上向善力量,凝聚城市前行的正能量。不少现场听众表...
三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三江侗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