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技术员潘祯阳在洋溪乡红岩村为群众现场讲解油茶栽培技术。
“今年,我们的帮扶干部要用力气、用锄头去帮扶贫困户,到田间地头去帮助和发动自己的帮扶户种茶叶、种油茶、挖鱼坑!”1月19日,三江侗族自治县召开全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增点扩面、提质升级动员会暨油茶品改、稻田综合种养现场会,市委常委、县委书记袁东升在会上郑重倡议,号召全县干部与贫困户同上山、同备耕、同劳动,全力打好油茶品改翻身仗,确保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稳定脱贫。连日来,全县各乡镇党员干部纷纷开会部署、入村宣传、上山挖地……百里侗乡掀起了优质高效油茶林品种改造的新热潮。
1月17日,笔者驱车前往同乐苗族乡,当日该乡召开2018年优质高效油茶林种植项目推进会,全体乡村干部欢聚一堂。会上,县农业产业顾问韦宗超从三江油茶种植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谈起,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油茶品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与参会的乡村干部算了一笔油茶品改经济账,要求各村干部务必回村做好群众的宣传发动工作。会后,与会党员干部到寨大村与村民一同砍掉衰败老茶树,学习新品种油茶种植技术要领。村民刘石交告诉笔者:“我家的5亩老油茶林已有40多年树龄,去年仅收获茶籽约250公斤,拿来榨油都不够自己食用。今年,村里公布油茶品改奖补政策,我看到实施油茶品改后,每亩除了有种苗、肥料、人工补助之外,还连补4年油茶损失费,每亩补助金额高达2750元!此外新品种油茶还不用铲茶山、捡茶籽,出油率又高,我一狠心就把老茶树全砍了,准备全部种上新品种油茶。”入冬以来,该乡巧借群众会议、科技培训班、宣传栏、宣传资料及微信等渠道,大力宣传油茶品改等产业惠民政策,目前全乡已完成优质油茶品改备耕1450多亩。
1月18日,寒风凛冽,山雾缭绕,笔者随同县林业局技术人员来到洋溪乡红岩村,挖掘机已挖好的黄色“坡改梯”宛若层层天梯映入笔者眼帘,200多名乡村干部和当地侗、苗族同胞扛起锄头,抬起油茶苗,在听取技术人员系统简要的种植培训后,量株距、挥银锄、挖树坑、栽茶苗……梯地里穿梭忙碌的人群如同点缀在金色五线谱上的跃动音符,在动情谱写着侗乡产业扶贫的交响曲。午餐时分,村民们将挑来的糯米饭、酸鱼酸肉等沿着水泥公路摆起长龙宴。原汁原味、风情十足的百家宴,使干群的心更加贴近,种植的激情更加火热。该县技术员潘祯阳在现场给老百姓算了一笔“明细账”:“我们的老品种油茶产量低,平均每亩产油仅有3至8公斤,亩产值不足800元;而我们推广的新品种油茶,丰产期(8至10年树龄)平均每亩可产油30至60公斤,按当前市价每公斤100元计算,亩产值可达3000至6000元,效益比老品种高出约十倍,这样的脱贫增收好门路,我们必须全力宣传推广,大干快上!”
据了解,三江现有油茶林61.7万亩,覆盖全县15个乡镇的86个贫困村,贫困户开发油茶产业覆盖率已达79.3%。2017年,全县完成油茶品改4593亩,建设油茶品改示范基地7个共2595亩,建成优质油茶苗木繁殖基地150亩,培育优质苗木400万株,扶持贫困户开发油茶种植1580户4520人。今年,该县将按照“一砍、二种、三护理、四倍增、五六年后大翻身”的工作思路,实施种植面积14万亩,建设县级核心示范带1片,各乡镇分别建造1至2片示范基地,每片面积在100亩以上,力争把斗江镇思欧村宇塘高效油茶基地打造成广西现代特色林业核心示范区。下一步,该县将结合侗乡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建设以油茶产业为主的经济带,通过林下种养结合、以短养长模式,逐渐形成产业与农庄相结合的核心示范区,同时利用三椿公司等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稳步实施“3636”油茶提升工程,扶持贫困户连片开发种植油茶林,力争2020年末实现油茶年产值13亿元。
本报通讯员龚普康
报道摄影
新闻推荐
(上接一版)面对自治区政府放出的大招,柳州市北部三县积极响应,根据自身资源、产业发展的特色,做好迎接广东企业投资的准备。三江县将重点做好旅游大项目的策划包装,围绕“一江两岸三片区”控规进行招商...
三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三江侗族自治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