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翠玲和孩子们在开心做游戏。(资料图片)今报记者张存立 摄
今报记者李兵
得知自己成为2016年“广西公民楷模新闻人物”候选人的那天晚上,潘翠玲正带着3岁的儿子,在洋溪乡勇伟村萌芽幼儿园里过夜。
当天,流经三江侗族自治县洋溪乡的浔江,上游下起了滂沱大雨,江流湍急,潘翠玲看着对岸的家,只能无奈摇头。
江的那边,是她位于321国道旁的家,一间小平房;江的这边,是她的幼儿园——洋溪乡勇伟村萌芽幼儿园。
她每天都要横穿浔江,到幼儿园来照顾村里的留守儿童。可浔江一旦有洪水袭来,她就只能在幼儿园过夜了。
这样的日子,潘翠玲已坚持了10多个年头。
她已融入大山深处
“我投了A03号潘翠玲,三江侗族自治县的幼师,好样的!她为了大山里的孩子,献出了青春,真不容易!潘老师——素未谋面,似曾相似!”
前几天,2016年“广西公民楷模新闻人物”评选正式开始,就有很多读者拿起自己的手机,给潘翠玲投票点赞,大家都为她无怨无悔关爱山里留守儿童所感动。
自去年获评“2015南国今报十大公民榜样”,留守儿童的妈妈潘翠玲的事迹,渐渐为人们所熟知。作为一个80后,她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原本可以在城市里过上更富足的生活,但却选择到三江寂静的大山深处,去照顾村里的留守儿童。
潘翠玲家里的条件较困难,但一直以来,她对留守儿童只象征性收些费用,以致经常入不敷出,伙食费都成问题。可哪怕再累、再穷、再困难,潘翠玲还是尽力把全村的留守儿童都带在身边。
此外,她还参加了“三江新侗力志愿者服务协会”,致力于服务三江本地的山区儿童,尤其是留守儿童的全面发展。周末,她常到更偏远山区的幼儿园去上音乐舞蹈课。10多年过去了,潘翠玲已融入到大山深处,成为了大山里的女人。
希望能给孩子们更多关爱
默默付出的潘翠玲成为了大家的榜样,就连她原来就读学校的校长,也在QQ空间里发出感叹:“有如此学生,倍感欣慰,大家一定要点赞!”
然而,从评选“2015南国今报十大公民榜样”,到如今参评“2016年广西公民楷模新闻人物”,潘翠玲的生活轨迹并没有任何改变。
对列入2016年“广西公民楷模新闻人物”候选人,她感到很意外,没想到有这么多人关注她这些平凡小事,这也让她很感恩。
潘翠玲说,自己将继续撑起深山里的幼儿园,为村里的留守儿童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她希望通过自己的能力,去唤起更多的人来关注留守儿童,给孩子们更多关爱。
去年年底,潘翠玲就开始申请“儿童快乐家园”在勇伟村建示范点。她还联系“三江新侗力志愿者服务协会”来到勇伟村,计划针对全村的留守儿童,成立一个留守儿童中心以及留守儿童阅览室。今年初,留守儿童阅览室终于办好,全村的孩子终于有了一个自由读书、下棋、画画的地方。
4月初,她又积极联系妇联等相关单位,申请了教育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三江“爱生幼儿园”项目试点,希望让留守儿童得到更好的教育,以及更加丰富多彩的关爱服务。
接下来,她还有很多事要做,最紧迫的是改造一下幼儿园厨房。这是她梦想了很多年的事情,但毕竟动工就要钱,对一个象征性收些费用,连伙食费支出都成问题的幼儿园来说,这无疑是一笔特别大的支出。
另外,她还希望以后能在幼儿园后面辟出一个活动场所,让小孩子们能更好地嬉戏。
但无论怎样,在这所简陋的幼儿园里,在潘翠玲尽心地教育与关爱下,在她的坚持与执着中,每天孩子们依然是欢声笑语。
新闻推荐
72个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总投资193亿鹅山路东段下穿通道7月全面竣工
今报柳州讯(记者廖艳明)昨日,柳州市在柳东新区举行2016年第二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仪式。这些项目涵盖了基础设施、产业升级、保障房建设、扶贫攻坚、生态环保等方面。所有项目共有72个,总投资达19...
三江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三江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