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新闻 柳江新闻 柳城新闻 鹿寨新闻 融安新闻 融水新闻 三江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柳州市 > 三江新闻 > 正文

青年教师众筹援建3公里“扶贫路”28小时筹资1.5万元,已获230多名网友支持

来源:南国今报 2016-05-06 11:03   https://www.yybnet.net/

阎志斌在唐朝村海拔1000多米的高山顶上考察,采摘野生甜茶和野生藤茶。 受访者供图

今报记者刘山

“我是一名‘化缘人\’、代言人、跑腿人,帮助贫困村的乡亲们与社会爱心人士牵线搭桥。”柳州职业技术学院青年教师阎志斌通过网络众筹,为三江贫困村筹款援建产业路。截至昨晚8时许,众筹项目通过网络发出28个小时,已获得230多人支持,认筹资金1.5万余元。昨日,回柳州市区办事的阎志斌,向记者介绍了该项目的发起情况。

青年教师挂职贫困村

阎志斌告诉记者,去年10月,他受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的任命与委派,担任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乡唐朝村党组织“贫困村第一书记”,开始为期近三年的***工作。阎志斌说,进村挂职第一天,他就被村里的贫困面貌震惊了。

“记得第一次进村,从乡级公路要颠簸8公里的烂泥巴路才能到达村里。”阎志斌介绍道,唐朝村处于黔、桂、湘三省边陲的大山深处,是自治区级贫困村,630余户3000多人口,贫困户208户贫困人口1000余人,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3亩。

唐朝村村民依旧维持自给自足的原始农耕生活,80%以上的青壮劳动力外出打工,村里有留守儿童400余名,“他们像野草一样在贫瘠的土地上随意生长。”阎志斌告诉记者,在村里走访的日子,一幕幕穷困景象像锥子一样扎在心里。作为这个贫困村的“第一书记”,他发誓一定要为村民做点实事。

泥巴路阻挡脱贫希望

阎志斌认为,从长远之计着想,要因地制宜帮助贫困村发展产业,让广大的青壮劳动力能够留在村里脱贫致富,让留守儿童不再像无人照看的野草,才能帮助唐朝村真正摆脱“贫困村”的面貌。

他根据农业专家建议,决心带领村民开垦唐朝村山顶500亩荒山,发展高山生态种植、养殖、山泉水及乡村休闲度假项目。“要致富,先修路”,1998年村里修筑了8公里的山路,让3000多村民走出了大山,然而从村里通往山顶,却只有一条泥巴小路。

道路交通问题成为阻碍唐朝村扶贫产业发展的一道“拦路虎”。“只要在山上修筑一条3公里长的产业路,就能盘活所有资源。”2016年4月份,阎志斌四次带领村干部上山考察,四次组织村民召开扶贫产业发展研讨会,他的想法都得到了村民们的一致拥护。

众筹获众多网友支持

山顶修路预计需要资金16万元以上,而修这条产业路不在政府工作计划范围内,需要村里自筹资金。考虑到唐朝村出产高山茶叶,野生甜茶、野生藤茶的品种也非常优良,今年3月份以来,阎志斌便利用微信朋友圈为唐朝村“叫卖”茶叶。他还曾组织柳职院大学生志愿者,在柳州市区万达广场摆摊卖茶叶,以帮助村民筹集扶贫产业启动资金。

不过,阎很快发现,通过这个方法筹集资金的速度很慢,资金来源也非常有限。阎志斌30岁出头,是个80后,年轻人熟悉网络世界的优势。5月4日这天下午,由他发起的“援建三公里扶贫产业路”项目众筹,项目的目标金额为4万元。阎说,他计划通过“轻松筹”解决一部分资金,再通过有实力的企业家帮助解决一部分资金。

据柳职院宣传部负责人介绍,阎志斌原为该院艺术设计系学生科科长,“在学校工作中,是个非常热情、富有责任心的年轻人。”目前参与筹款的有不少柳职院同事和学生,也有众多热心网友。他们给力的支持,让阎志斌充满信心。

新闻推荐

4个家庭获全国表彰

今报柳州讯(记者黄显巧)近日,由全国妇联表彰的2016全国“最美家庭”和全国五好文明家庭中,柳州市有4个家庭获得殊荣。其中,获得“最美家庭”的是何高美家庭、杨凤仙家庭,获得全国五好文明家庭的是李晓...

三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三江侗族自治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青年教师众筹援建3公里“扶贫路”28小时筹资1.5万元,已获230多名网友支持)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