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江侗族自治县八江乡的一个山村,两名学生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今报记者石红星 摄
今报记者石红星 通讯员周全申
核心提示
留守儿童是今年两会的一个热词,是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发言人傅莹在新闻发布会上更是指出:“如何保障和保护留守儿童,是中国社会的一个痛点。”
3月12日,记者跟随柳州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以及柳州市朝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工,深入三江侗族自治县一些山村,了解留守儿童面临的各种问题,以期引起各方关注,共同探讨“消痛”之道。
学习成绩相对较落后
3月12日下午,放学后,三江县八江乡高迈村小学操场上,一群学生正在互相追逐,只有小静一个人靠在操场边的铁栏杆上,安静看着大家嬉闹。
小静是一名留守儿童,小学二年级学生。她其实是独峒乡具盘村人。因为父母带着小弟小妹外出打工,她与二妹便被送来高迈村跟外婆生活,并在这里读书。小静说,她和妹妹很想爸妈,因为他们每年只有春节才会回来。
高迈小学校长吴艳芬告诉记者,学校有48名学生,其中父母都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就有15个;还有15个儿童的父母,有一方外出打工。这些留守儿童,大部分都是跟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不过,由于很多老人平时还要上山干活,因此不少孩子白天都要自己照顾自己,有的甚至还要帮带尚未上学的弟弟妹妹。而且,相较父母在身边的孩子,留守儿童的成绩普遍要差一些。
提到留守儿童,最让吴艳芬揪心的并不是身边的这群孩子,而是远在富禄乡的一个男孩子小忠。
原来,2014年调回老家任教前,吴艳芬曾在富禄乡纯德村小学当老师。那时小忠在读三年级。小忠的父亲已过世,大姐已出嫁,哥哥也才十五六岁,小妹才五岁,全家人的生计全压在母亲肩上。其母因此不得不经常出去打工,兄妹三人只好互相照顾。
让吴艳芬印象最深的是,兄妹几人脸总是脏兮兮的,衣服破破烂烂。尤其是他的小妹,似乎因为营养不良,面黄肌瘦,个子矮小,而且性格孤僻,沉默寡言。
纯德村小学校长梅立新告诉记者,小忠今年已读五年级,他妹妹亦已入学。不过,由于他们的妈妈经常外出打工,且也不懂得辅导他们的学习,两个孩子的学习成绩并不好。
安全让人提心吊胆
不仅仅是成绩和性格,留守儿童的安全也很让人揪心。
去年秋季学期开学时,三江县洋溪乡波里村两名留守儿童,开着摩托车到乡里的中学去报名上初中。回程的路上,由于车速太快控制不住,在321国道的一个拐弯处,摩托车摔到地上,两人被甩了出去。一人断了一条腿,一人身上掉了一层皮,被送到医院治疗了一个多月。
该乡高露村未成年人保护专干、村主任石文锋介绍,这次事故发生后,当地政府组织交警针对未成年人无证驾驶开展专项整治,查获了不少摩托,对拦下的未成年人进行教育。不过,整治不到一个月,学生开摩托车的情况又出现了反弹。
“他们不但无证驾驶,而且开车又快,弯道也不减速,让人看得提心吊胆。”石文锋说,这种现象在当地很常见。一些父母外出打工后,为了方便孩子到距家较远的学校去上学,或让孩子去接不会开车上山劳作的老人,便把摩托车留在家里让孩子开。殊不知,这种行为已经威胁到了孩子的人身安全。
此外,一到暑假,下河游泳又成了不少家长和老师担心的安全问题。一名校长表示,他们的学校就在榕江河边上,没有父母监护,一到夏天,一些留守儿童就经常跑到河里去游泳,让他非常担心。
父母不管染恶习
没有父母的管束,一些留守儿童甚至染上了各种恶习。
在八江乡的另一个村小,就有一个让父母和老师都束手无策的“小霸王”,身上沾染了不少不良习惯。
这个留守儿童叫小刚,正在村里读五年级。他之所以“留守”村里,并不是外出打工的父母不想带他出去读书,而是因为太调皮,打工的地方没有学校愿意收留他。
小刚的父亲杨先生告诉记者,儿子5岁时,他和妻子就带着儿子来到三江县城打工,让儿子入读当地的幼儿园,打算培养下他。不曾想,后来儿子在县城上了小学,在街上结识了一群不读书的少年后,经常从学校翻墙出去跟他们厮混。
有一次,小刚和一名同学从学校溜出来后,来到一家餐馆外。他的同学趁一名正在就餐的客人不注意,摸进去将其包包“顺走”;负责在门口“放风”的小刚事后分得了200元。不过,两人很快被派出所抓住。
学校没有办法,只好劝杨让小刚回村里就读。在县城读到三年级的小刚,就这样回到村里读书。
父母不在身边,小刚更加肆无忌惮:抽烟、喝酒、赌博、逃学、打架、飙车……哪样不好专学哪样,似乎成心跟父母作对。
校长杨兰妹告诉记者,小刚曾两次晚上撬门进入学校办公室,想玩电脑;每周一般只到校两天,有时只是上午在学校露下脸,下午人就不见了;哪个同学不听他的,就打人。杨兰妹说,就连自己也不敢轻易批评他,因为他身高块头都比自己大,有时批评他,他会跑上讲台来推挤她。
更让杨头痛的是,现在有几个男生还跟着小刚学坏。有些担心孩子受到影响的家长,私底下甚至要求杨把小刚开除。她只好告诉他们,自己没有资格开除任何学生。
走歪道陷犯罪泥沼
恶习难改,监护缺失,孩子就可能会滑入犯罪泥沼。
17岁的来宾市少年小强,父母关系不和谐,长期分开在外打工,他与妹妹跟随奶奶在老家生活。没有父母管教,从小学开始,他就迷恋了上网玩游戏。因为网瘾,读完初一后,他就辍学了。去年他来到柳州投靠表伯,想找份工作。不过,因为上网成瘾,他没办法安心打工。
为了找钱上网,5月11日清晨6时,他通过空调外机,爬进了锦绣新村一栋房子七楼一个住户家里,想偷点东西,结果惊动了家主。什么也没偷到的他拔腿狂奔,不过,还没逃出小区,他就意识到自己犯了大错,于是折回来向家主道歉。家主表示已经报警。小强于是坐在现场等候民警。
柳北区检察院公诉科副科长、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办案组负责人刘怡介绍,当柳北公安分局向他们提请批准逮捕小强时,他们即对小强进行提审。发现他作案时系未成年,属第一次作案,且有悔过意愿,于是不予批准逮捕;在公安机关改变对小强的强制措施为取保候审后,他们向司法机关发函,要求指定律师为小强提供附条件不起诉辩护。
刘怡告诉记者,现在,小强已经在他们的对口社区接受社区矫正快半年了,他不但要参加社区组织的公益活动,还要接受他们安排的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辅导,以戒除网瘾。若小强能通过矫正改过自新,他们将不对其进行公诉。
父母失位对孩子影响最大
记者走访发现,沟通不足、监护缺失、环境影响、教育失当等,是留守儿童面临亲情、感情、学习、安全、成长等问题的主要原因,其中父母监护权的失位,对孩子的影响最大。
小刚的父亲杨先生表示,小刚还小的时候,他其实对儿子抱有很大的期望,所以才带他出去打工。谁知道他太调皮,他和妻子骂也骂了,打也打了,儿子却越来越叛逆。他说,自己也非常担心再这样下去,儿子会走上歪路,但是他已经完全失去了对小刚的控制。
从杨兰妹提到的一个细节,可以看出杨先生夫妻对小刚的管教,除了打骂,确实办法不多。杨兰妹说,有一次她看到小刚的母亲从家里出来,就问小刚为何还不来上学。对方竟满不在意地说,孩子头天晚上赌博很晚才回来,当时还没起床。
杨兰妹告诉记者,还有一些留守儿童的家长,为了方便和孩子联系,给孩子买了手机。结果孩子经常拿着手机到课堂上来玩游戏。
此外,祖辈对孙辈太宠溺,也导致一些留守儿童变成“问题儿童”。
应齐抓共管破解难题
对于留守儿童,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柳州市救助管理站站长罗仲楠告诉记者,自2014年7月被国家民政部确定为第二批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城市后,柳州积极推进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建设未成年人社会保护社工服务站(以下简称“社工站”),为困境未成年人提供全方位帮扶,目前社工站已经覆盖全市各县区。
各县区社工站将通过各村的“未成年人保护专干”,搜集留守儿童以及困境儿童等数据,根据其遇到的不同情况进行分类,对重点服务对象建立档案,进行跟踪帮扶。通过定期回访、亲子教育等,给予政策支持和情感关怀,或者服务转介,努力为这些未成年人整合相关资源,帮助其健康成长。
罗仲楠表示,他们还考虑与柳北检察院对接,接收检察院受理的附条件不起诉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让他们在救助站接受专业社工的干预,让他们有改过自新的机会。
不过,相对于政府和社会救助,柳州市朝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工负责人刘雁认为,针对留守儿童的不少问题,政府固然有很多资源、社工固然专业,但是最关键的,还是父母的陪伴和教育,所以父母必须担负起监护人的责任,不能生而不养,养而不教。
2月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建立完善家庭、政府、学校、社会齐抓共管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希望整个社会能尽快建立起这一服务体系,让留守儿童不再让人如此担心。1
新闻推荐
这厕所的“智商颜值”柳州第一位于三江,电子屏显示厕位空余情况 泡沫自动冲洗
三江县城这座智能环保生态厕所建筑造型与周边环境十分协调。今报记者刘山文/图三江侗族自治县去年以来新建了两座智能环保旅游公共厕所,不仅建筑造型美观,用泡沫冲厕所节水又防臭的环保洁具,给需要...
三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三江侗族自治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