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柳高师生在三江村寨调查消防情况。柳高供图
今报记者辜丽娜 通讯员姜锦红
三江侗族自治县的侗寨,因美丽如画而又极具民族风情的景色而闻名于世。然而,在这些风景中,又存在着一些不安全的因素:吊脚木楼至今仍是不少侗寨中的主要民居,常常一栋接着一栋绵延成片,一旦发生火灾很容易“火烧连营”。去年,柳州高级中学(下简称柳高)的4名学生,深入三江县各个村子,查找侗寨消防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而设计的消防创新应用系统,在今年3月底获评广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创新成果竞赛项目一等奖,并顺利晋级该赛事的全国赛。
关注侗寨保护
江亦琦、王明灿、陆婧怡、梅子田这4名少男少女,现在是柳高学生。他们虽然分属于不同年级和班级,但是一个共同的任务和目标把他们聚在了一起:那就是调查侗寨消防的现状,为保护侗寨出点子。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并不是出于偶然,“我小时候去过三江,那里的风景很美。”“我在新闻中,好几次都看到三江的村寨失火,成片的木楼被烧光了,村民的家园也被毁了。”谈起此次任务,学子们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他们有一个共识,三江的侗寨风景很美,可是无情大火会毁掉这份美丽,所以,应该寻找更好的方法来保护侗寨。
说做就做。4名学子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柳高科技创新组的老师们,立即得到了老师们的赞同和支持。而这个来自不同学科的科技创新教师团队,也给学子们很多参考建议,比如通过建立物联网和信息系统的方式,让村寨消防由点及面,如此一来,更多的隐患能被及时发现,更多的消防经验能够及时分享等等。同时,学校还在指导学生设计消防系统、搜集资料文献及联系相关职能部门等方面,给予了很大帮助。
团队协同作战
有了想法,有了方案,4个小伙伴就开始做“作业”。他们进行分工合作,小陆是组长,负责统筹及制作PPT;小江主要负责搜集文献资料;而小梅则是高一的小学妹,承担了“承上启下”的任务,除了在组里做通联工作外,还要将经验带到下一次的科技创新课题中。而组里惟一的小伙子小王,则主要做消防系统设计的工作。
4个小伙伴在去年,就开始深入三江县的几个村寨,了解当地的消防设施及村民的防火意识。经过近半年的调查和总结,他们发现,村子里的消防设备较过去已经有了较大的改善,比如不少村子已经有了消防室,统一安放水泵、水带及消防设施。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村民防火意识淡薄,随处乱扔烟头,在家中随意堆放大量可燃物;消防箱并没有明显标识,消防栓没有检查记录和操作规程,灭火器放置位置不易拿取、村民家中电路杂乱无章存在安全隐患等。
创新防火系统
针对在三江一些村寨发现的消防问题,学子们与老师一起,设计了创新的消防应用系统。据柳高国际交流处副主任葛伟介绍,在实地考察中,学生们发现很多消防经验只停留在村寨这个层面。所以,创新消防系统是基于信息化平台而设计的,比如把各村寨的情况整合做成手机APP,在特定的时节或节点向各个村的主要负责人及相关职能部门发送消防预警及火情警报。同时,把当地的防火控制系统和平台对接,再将各村寨的广播系统连入其中,如此一来,不仅可以起到及时预警的作用,还可以分享消防经验、普及消防知识,让各村寨“省时、省力”地做好消防工作。
据柳高科技创新教师团的主要负责人覃志宇介绍,每年,柳高都会组织项目去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但是,这些创新点子并不是只有老师说了算。前期,柳高会面向全校学生公开征集“金点子”,然后通过一系列的审核,才会确定最终的项目。而整个过程,老师主要是协助学生解决一些技术难题,而主要的调查研究工作,都是学生们亲力亲为。
记者从柳州市科协获悉,今年的广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于3月底在广西科技馆隆重举行,柳州市组织了13所学校共50多名参赛选手参加此次大赛。柳州市获得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一等奖10项、青少年科学DV作品一等奖2项等奖项,其中就包括柳州高中和柳州市十二中的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项目;柳州市景行小学、市三中路小学的科幻画作品获得组委会推荐参加今年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由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环保部等部门共同主办,是目前我国国内面向在校中小学生开展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青少年科教活动。该赛事已有20多年历史,参赛者要首先参加基层的选拔活动。省(区、市)级竞赛的部分优胜者,由各省(区、市)按规定名额和要求推荐参加全国级创新大赛。1
新闻推荐
图为特教学校的选手在操作飞行器。今报记者辜丽娜摄今报记者辜丽娜通讯员谭倩赖欢欢5月9日,2015年柳州市青少年科技素质竞赛在壶西实验中学拉开帷幕,在航模大类中,四轴飞行器是一个新增的项目。比赛...
三江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三江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