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观豁达的“公益小哥”蒋己农。“给力金厨”倪铫阳在看网友发来的提问。 今报记者颜篁 摄
今报记者许洁琳 梁卫 实习生尉浴强 张龙泉
12月15日,到今Q会客厅作客的两位嘉宾都是热心公益的爱心人士,一位是以收废旧为生的“公益小哥”蒋己农,另一位是“给力金厨”倪铫阳。两人虽然职业和社会地位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几十年如一日地用自己的方式和行动传递着爱心和“正能量”。
特别的业余生活
昨日下午3时30分,“公益小哥”蒋己农走进今Q会客厅,与众网友聊起了他的日常生活。蒋己农开场介绍,他就是一个回收废品的,且不善言辞,所做之事也不轰轰烈烈,不值得提起。可众网友却“力挺”他:“劳动最光荣,助人为乐更应得到尊重。”
众网友对于蒋己农的到来,有一种亲切感,大家称呼他为“蒋哥”,网友纷纷表示,对这样一位生活并不宽裕的人来说,能从自己的“口粮”中,省出一部分关心和帮助他人,持之以恒多年从事公益活动,十分了不起。
在Q聊中,蒋己农称自己帮助他人是一种“业余生活”。在他的名片上,印有“能帮就帮”几个字,并称愿意给孤寡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提供搬家拉货、读报洗衣等免费帮助。蒋介绍,他在两三年前,就开始发放类似名片,1个月便能发掉500多张,废品回收生意及帮助他人的线索,多数都能从发放名片中获取。
对于如此特殊的名片,网友也很好奇其背后的故事。蒋己农说,自己文化水平不高,也不知道怎么做宣传,就想通过发名片来联络更多人,从而帮助更多的人。有一次,在桂柳路一小区内,一名孕期妇女打算出门买菜,可身体突然不舒服,想到了“能帮就帮”的蒋己农。蒋知情后,帮该妇女买了菜并送到家中。在他人一次次的感谢声中,蒋也渐渐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我们这份活很辛苦,能抽出空去做些善事,也算是让自己的业余生活更丰富。”蒋说,他和妻子二人不像“上班族”有假期,他们每天早上6点多钟就得起床外出工作,到了晚上11点多,还要回家归类整理废品,装好后次日再拿去变卖。
“但是,这并不影响去帮助他人。”蒋说,他自己8个月大时就没了母亲,20多岁时又没了父亲,每每在报纸或通过其他途径了解到,他人生活困难或需要帮助时,就忍不住去“拉别人一把”,能帮多少算多少,即使这些帮忙微不足道。
家人支持最重要
有网友提及,蒋己农工作辛苦,赚钱也不容易,除了供孩子读书外,还要开支其他,现在拿出省吃俭用的钱捐助他人,家人是否理解与支持?
蒋己农说,自己做的这些事,与家人的支持和关心是分不开的,他还开玩笑说,就因爱帮他人,还娶上了漂亮贤惠的媳妇。10多年前,蒋己农妻子因中意他为人热心,踏实肯做,才不顾一切地嫁给他,当时蒋可谓一贫如洗。
在2008年,夫妻二人来到柳州,小孩也渐渐长大,孩子受到蒋己农的感染,为人也非常善良。有一次小孩曾帮助两位老人推电动车,他把这件事写进了题为“助人为乐”的作文中,得到了语文老师的好评。
蒋还说,父子俩也因助人而拉近关系。今年3月,蒋己农带着儿子去三江侗族自治县一乡村看望“坚强妈妈”丁菊仙。回来的路上,儿子备受感动,对着蒋己农说:“爸爸,我喜欢你!”这一幕,让蒋己农觉得所有的一切“值了!”
为让儿子更好地提升作文成绩,两年前,小学都没毕业的蒋己农开始学习写日记。蒋对网友说,他把所做的好事写进日记本,并把这些日记命名为“开心记事”,这些并非为了炫耀,而是想给儿子树立一个好榜样,带个头。
好心的网友建议蒋己农用做善事的财物,来改善自己的生活。可蒋却说,个人生活不一定要过得多么好,他只愿更多饱受苦难的人,能从他人的帮助中,找到生活的希望。
一家三口生活虽平淡,但一家人在蒋己农的带动下,均开启了公益旅程,这些举动被网友称赞为“人间大爱”。
馆长粉丝中吃货居多
“大家好,我是柳州菜博物馆馆长倪铫阳。”“给力金厨”倪铫阳刚上线打一声招呼,便迅速引来众多“吃货”的围观。对不少网友来说,柳州市美食联盟协会会长倪铫阳,无疑是打造和推广“柳州菜”的一位领军人物,“柳州菜”也迅速成为网友热议的话题
网友们连珠炮似的对倪铫阳发问,您是怎么想到把餐饮和文化结合在一起?自己最钟爱的柳州菜或拿手菜是哪些?作为一名大厨,对自己的菜谱、配方是不是保密?等等。
倪铫阳回答说,自己从事这一行业已经27年了,从一开始,他就致力于把自己钟爱的餐饮打造成一种文化,如今,这一梦想仍在路上,希望得到更多人的支持。
提起自己的拿手菜,倪铫阳也是如数家珍,有曾在2013年获得中国烹饪大赛银奖的“龙城螺蛳全家福”、2014年中国烹饪大赛金奖“头菜土猪扣肉”以及“绿野仙踪香叶包”、“酸鱼酸肉手抓饭”等等,引得众多吃货表示“口水直流”。
不过,对于“保密”一说,倪铫阳表示这已经是老观念了,关起门来闭门造车,已经不适应这个社会和行业的发展。他和美食联盟数十户餐饮商家已经共同奋斗了8年,大家相互支持,相互鞭策,经常聚集在一起交流菜谱,分享经验,一起健康成长,共同进步,无论对单个企业,还是整个行业,都是非常有益的促进。
事业和公益如何兼顾
倪铫阳牵头组织或参与的不少爱心公益活动,粉丝们也是如数家珍,大家感到好奇的是,倪铫阳作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旗下有4家餐饮及酒店,按理说应该很忙,他是如何抽身投入到公益事业中呢?
对此,倪铫阳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心得。他说,工作上同时要管理自己的企业和行业协会,确实很忙。他每天早上都会列出至少6件要做的事,晚上休息前再进行总结,如哪些完成了、做对了,哪些没做好,这些都要进行反思,漏掉的第二天要补上,每天都要思考如何进步。
倪铫阳认为,花时间去下乡扶贫,这本来就是他的一大乐事。“我特别喜欢郊游和到乡镇赶圩。”一方面,可以让自己在繁忙的办公压力中放松一下;另一方面,也能够在乡下街市中找到更多优质的乡土食材。像滞销的柳城冬瓜和三江糯米,自己购进这些,既能够让优质食材发挥价值,又能够实实在在地帮助到贫困村民,其实是很快乐的事。
倪铫阳说,每一个人都要有爱心,尤其是企业家更要有爱心。在刚创业的头几年,他的倪氏味之坊有一名50多岁的老员工突发急性脑溢血,他立即捐出5000元,带动全部40多名员工都献出了爱心,最终凑齐了1.7万元帮助这名员工渡过了难关,这些行为既提高了员工的忠诚度,又增强了团队凝聚力。员工满怀着感恩和爱心投入工作,企业也因此更健康更具有活力,对企业的长远发展非常有利。
不要害怕做善事
在与网友的交流互动中,网友们对两位公益达人都抛出了话题:“万一捐助对象是骗子,该怎么看待?”
蒋己农给网友讲述了一个故事,之前,他曾遇到两名年轻女子,说和男朋友吵架,在酒店里做一个月工,受不了气,便跑出来了,身上没有钱,想让蒋给点钱买吃的。蒋也好心,先是给两人买了快餐,事后,打算开三轮车送两人到汽车南站时,两名女子却说要借200元钱,自己去找工作。
蒋不管对方是骗子还是真心求助,掏出200元钱给了她们,并诚恳建议对方,去找份工老老实实做下去。他说,这主要是想帮她们走上正路。
对于这一点,倪铫阳有同感。他说,尽管他和美食联盟团队会有“爱心是否会被打折”的顾虑,但仍义无反顾投身其中。只是在做的时候,要花费更多精力,做得更细致一些。
比如,到乡下助学时,他会事先和当地村委、校长、甚至是家长取得联系,了解贫困儿童及其家庭的状况,实际困难在哪里,包括冬衣冬裤穿什么尺码,都一一记录下来,然后再采购这些爱心物资前往,既解决了困难家庭的燃眉之急,也不会有爱心落不到实处的担忧。
网友纷纷对蒋己农、倪铫阳的行为表示钦佩和支持,他们称,有“给力金厨”和“公益小哥”这样的榜样在,大家应该向他们学习,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
原定1小时的今Q会客厅,由于网友们发言非常热烈,延长了整整40分钟,网友希望今后有更多机会和两位爱心公益人士交流。
新闻推荐
2014年,交行坚持“改革创新、转型发展”,提升服务龙城实体经济和百姓大众的专业化能力,为持续提升魅力柳州的价值而贡献力量。1.智慧财富——无限的价值●实体兴行,大力支持柳州基础设施建设、旧...
三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三江侗族自治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