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覃超院在为石旺春治疗伤口。 网友“追梦旅程” 供图
面对疾病,患者往往感觉孤立无助,此时,无偿献血志愿者为他们送去急需的血液,而医生为他们消除疾苦。今日,本报推出的公民榜样均是在关键时刻为患者送去亲情、鼓舞和力量。
◎“医者仁心”覃超院
今报记者黄远来
他年过花甲,身材瘦削,为了让穷困潦倒又深度烧伤的三江侗族自治县石旺春夫妇转危为安,他在侗乡里默默蹲守了10多天,最后让这个家庭重见光明,他就是柳机医院退休医生覃超院。
不远千里为侗族夫妻治伤
去年1月31日,三江侗族自治县梅林乡梅林村岑郎屯的石旺春夫妇在贺州八步区一林场工棚吃饭。其间,屋内一个装有三四斤汽油的汽油瓶突然爆炸,导致石旺春90%重度烧伤,丁菊仙自己下肢也被烧成重伤。虽经过多家医院治疗,不过由于伤势严重,且家庭经济困难,夫妻俩只能在没有痊愈的情况下带病回家。
夫妇俩为了治好伤花光了所有积蓄,还欠了一屁股外债。为了让4个子女活下去,双脚被烧成重伤的丁菊仙不顾皮肤撕裂的危险,忍着病痛上山砍柴,下地劳作,并不离不弃地照顾比她伤情更加严重的丈夫。这坚强而感人的一幕被今报报道后,丁菊仙被市民和网友亲切地称之为“坚强妈妈”和“患难妻子”,引发社会关注。
得知丁菊仙和其丈夫的不幸遭遇后,柳机医院退休医生覃超院,于今年3月1日,跟着爱心网友一起从柳州坐车颠簸了500多公里,来到梅林村丁菊仙家,希望能帮上忙。
当覃超院沿着破败的木楼,登上石旺春睡觉的堂屋,一阵阵因伤口感染化脓散发出的恶臭传来,让覃隐隐感觉,石的伤情并不简单,“当时顿时心里没底了”。
更令人揪心的是,石旺春因伤口感染而发烧,意识已有些模糊,随时都会出现昏迷休克等危急情况。
看到此情形后,舟车劳顿的覃超院来不及休息,立即穿上医护服为石旺春治疗,防止伤情恶化。他为石旺春清洗伤口,做抗感染处理,并敷上烧伤药物。
好在忙活了一晚后,石旺春的发烧感染情况终于稳定下来。不过由于烧伤严重,石旺春能否躲过“死神”依然存在变数。为了稳定石旺春的伤情,覃超院决定蹲守在石的身旁,直到其病情稳定后才离开,同时也为丁菊仙治疗被烧伤的大腿。
丁菊仙说:“多亏覃医生10多天的蹲守,否则丈夫难逃死神‘魔爪\’。覃医生在我家的10多天里,每天打针换药都亲力亲为。在我们家,我们吃啥,他就吃啥,还自掏腰包为我们提供了很多药物。”想到覃医生的好,丁菊仙至今心怀感激。
10多天后,覃超院看到石旺春的伤势稳定了,感染情况也得到了控制,在留下了药物后,他千叮万嘱才离开了梅林。不过,即便他回到柳州,依然时刻记挂着石旺春和丁菊仙的伤情,多次电话问诊,时刻了解他们的病情。
“覃医生是个好人,现在很难看到有哪位医生会义务蹲守在病人家中10多天,还自掏腰包送很多药物!”丁菊仙的邻居、梅林村小学校长莫女士感叹道。
在覃超院医生的关心下,石旺春和丁菊仙的病情恢复得很快。丁菊仙说,今年3月还躺在床上无法动弹的丈夫,如今伤口已经全部愈合,还长了不少新肉,目前丈夫已经可以下楼活动了。而她自己的伤情也因为得到了积极的治疗,也恢复得不错。
“救死扶伤”是自小梦想
今年61岁的覃超院来自柳江县农村,自幼便看到很多人因为被病痛折磨而痛苦不堪,于是希望长大后当医生救死扶伤,为百姓解除病痛。初中毕业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卫校;1971年,毕业后他如愿当上了一名医生。
在近30年的行医历程中,他在中医及治疗骨伤、外伤、烫伤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00年,因为医院改革,他办理了内退。
退休后,覃超院也没闲着,继续研究骨伤、烫伤方面的知识,闲暇时亲自上山采药,为群众治病。他说,医者,天职就是救死扶伤,不图名利,“很多人都是因病致贫返贫,做医生的,能帮就帮。”
对于覃超院在医药方面帮贫助困,他的老伴“又爱又恨”,“老覃这人心好,遇到穷困的病人都是分文不取,这很难得,不过也因为他的善良,送医送药,让家里经济并不宽裕。”
在覃超院位于柳南区太阳村的家里,记者看到墙上挂着10多幅锦旗,是大家对他医术以及人品的认可。因为骨折,特意从柳城县赶到太阳村的韦师傅对记者说,覃医生人品高尚,医术精湛,用自己的行动证明着医者仁心。
征集
榜样人物:
只要你身边有让你感动的人或者事,都可以通过微博、微信或红豆今网论坛告诉我们,@南国今报或发私信都可以,也可以拨打我们的热线电话:0772-2880000。
新闻推荐
三江致力于推广普及侗族语言文字,以传承侗族文化瑰宝学习侗文 三江不差“侗粉”
在平岩村岩寨,侗文教师石祖勋在教侗族同胞拼写侗文。行进中国精彩故事走基层看变化21今报记者龚文颖通讯员龚普康文/图“年老了也要唱歌哟,不唱山歌日子怎么过?饭养身子歌养心哟,活路要做也要唱山歌...
三江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三江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