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兵
20年前,曾在三江侗族自治县和老同饮酒喝到趴下的那一幕,让我始终不能忘怀。
独垌乡山高气寒,每年春暖来得很迟,而寒露来得早,对农业生产威胁较大,十有九冻。1994年春,我随自治区农村工作队赴三江县独垌乡开展农村工作。我们一行五人,我担任队长并兼任副乡长。经过一个月的调研,我们查灾根、挖穷根、找富源。大家讨论后认为,独垌这地方山多、山肥,靠山吃山,定能富裕起来,于是我们决定先在挂点村发动群众种植油茶树,落实林业政策。经向上级林业部门汇报,我们争取到两万株油茶树苗。如果这两万株茶苗都能种上,无需几年,荒凉的山坡就会变成绿油油的翡翠岭,全村林副产品收入必定翻番。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我们的四位工作队员翻山越岭,带着两万株油茶树苗至挂点村,队员进村后,按照名册给村民发放了苗木,并交待他们第二天种到地里。可是,到了第二天前去检查时,发现油茶树苗都被村民丢在木楼边,苗叶被晒得枯黄。倘若再不尽快种植将会枯死,将给国家带来财产损失。队员们看到这种情形,束手无策。听了他们的情况汇报后,我决定亲自下村了解情况解决问题。
那一夜,大家为茶树苗无法上山的事争论不休。部分人认为山区群众思想落后“不愿领情”,只有“死路”一条,干脆放弃该项目拉倒吧;而我觉得工作队应该进行检讨,反思这种摊派硬压的工作作风是拦路虎,提出要深入发动群众,甚至采取民间习俗的温情方式和他们打成一片。但是,有一个叫做丁班的队员对我的提议表示反对,说:“能搞定村民当家作主?简直是天方夜谭!”
第二天清晨,我带上队员丁班和乡干部小杨驱车前往挂点村。出发前,我自掏腰包割了五斤猪肉。经过两个小时的车程进入了苗寨,我决定先到村长家与他促膝而谈,推心置腹地先把他的思想工作做通做透,让他带头上山种树,以点带面,最后让其他村民都积极参与油茶林种植项目。
村长家就在村头,依山傍水。走入村长家,我看到一帮人正围着房中火塘喝酒,估摸正进入酣畅阶段,小杨将我们带上的五斤猪肉递上并介绍了此次的来意。村长热情地拉着我,坐到他身边,然后对众人说:“今天能和吴副乡长喝酒,可真是称兄道弟肩并肩,心连着心一家人啊!真高兴!有面子!来、来、来,进寨先喝一杯酒。有一首山歌是这样唱的——— ‘莫嫌淡酒无滋味,一杯美酒情意长;心贴心来亲加亲,千杯万盏表衷肠。\’一句话,你吴副乡长的事就是我们的事,放心好了!”我被村长的豪情感染,接过他递来的酒,仰头干杯。
酒过数巡,按照侗家待客规矩“换杯”。这时,被主人邀上的客人同样手举筛满了的酒杯欣然站立;主人则对客人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因自己没能拿出更好的酒菜而表示抱歉。客人对主人的盛情款待表示感谢。于是,主客二人各执自己的杯子,往对方嘴边送酒,而主人为了表示对客人的尊重,一定要客人先喝。席间,有人提出“换酒”之后,作为客人双方被邀做陪客的人,也都双双互换。而且一般都得换个“双杯”,这叫做“好事成双”。
当主人再次同客人换杯时,陪客者也举起酒杯,十分恭敬地说:“客人难得光临一次,请领情喝个敬杯吧!”如此一来,在座的还有客人的话,另一个客人也可举杯,答谢着说:“感谢主人盛情招待,让我‘借花献佛\’,这就回敬主人一杯吧!”这时被邀换杯的客人必须先喝干陪客者敬上的那一杯,主人才接着喝干客人加敬的酒,然后再由主人和客人互干手中的换杯酒。这叫做“大树分叉”。故喝酒者如先削掉“枝杈”,即先喝从旁举敬过来的酒,如果席中主客人数相当,在换杯和旁敬中,就不仅会出现“二度梅”(即每人一时喝两杯),而且全都出现“三元”“四喜”的盛况了。这么着,主换者一下得喝三四杯了。当主换者喝干所有的旁敬酒后,即又给各帮酒者各筛满一杯,在主人的监督下,各人喝干。以上的全体交杯盛况,叫做“搭儿棚”。因为全客纷纷伸出手臂,交错宛如架起的凉棚。
酒到七成,全客举杯按顺时针方向,全席大圆杯,围席互敬,不给中断,各人向左或右接杯,频频点头致敬致谢,当一起立,举杯,杯连;手接杯,像一个个桩子,缠上一根根木条,犹如堵篱笆,故叫“围菜园”。有一首山歌唱道:“围菜园又搭瓜棚,杯盏互换情渐浓;从早一直喝到晚,你我缘分浓更浓。”
我本人平时就不胜酒力,经受了一天的折腾,终于醉倒了!第二天醒来是在卫生院挂吊针。干部小杨告诉我,昨晚我是被村民用木板抬上车运到卫生院的……
过了一会儿,我们工作队的年轻人跑来向我报喜说:“队长你真行!村民都把油茶树苗种上山了!”
听后,我长舒了一口气,压在心中的石块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
新闻推荐
▲3月10日,侗族小姑娘在舞台上唱侗族大歌。当日是农历二月初二,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梅林乡举行第128届“二月二”侗族大歌节,当地各族同胞欢聚一堂,以歌传情、以歌会友。新华社记者黄孝邦摄...
三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三江侗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