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新闻 柳江新闻 柳城新闻 鹿寨新闻 融安新闻 融水新闻 三江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柳州市 > 三江新闻 > 正文

打造美丽、宜居、小康的南国画卷

来源:桂林日报 2013-12-27 13:36   https://www.yybnet.net/

(上接第一版)几乎每个村屯都有保洁员,他们同时还是宣传员、监督员。

农村垃圾处理是世界性难题,对欠发达地区来说尤其如此。据测算,广西农村每天产生垃圾约1.63万吨,清运量仅0.34万吨,约有80%的生活垃圾被随意堆弃。

破解“垃圾围村”,建立垃圾回收和处理系统是治本之策。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村镇处副处长覃运欢说,广西探索了两种垃圾处理方式:“村收-镇运-县处理”和“村收-镇运-片区处理”两种主要的垃圾处理方式。同时尊重群众首创精神,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大胆探索清洁乡村新模式。

宜州市安马乡农村党员莫永强发现瓜果皮、病死蚕等潮湿垃圾难以焚烧,自己摸索画图设计,发明了用潮湿有机物垃圾生产沼气,沼气再用来焚烧干燥垃圾的“沼气池+焚烧炉”分类循环配套处理模式,既解决了潮湿垃圾焚烧难的问题,又节省了燃油费用,已在宜州市全面推广。

随着“清洁家园”活动的持续推进,一个个壮乡村屯正实现从“垃圾围村”到“洁美乡村”的华丽变身。自治区“美丽办”常务副主任杨丛说,“清洁家园”不仅仅是扫扫地、治治污,给乡村“洗洗澡”“梳梳妆”,它如一股清风,给广大乡村吹来了讲文明、爱清洁、讲卫生的良好风尚。

南国大地处处绿色田野

眼下,北方已是隆冬,但是地处右江河谷的百色市田阳县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内一片繁忙。产自这里的小番茄、西葫芦、四季豆被源源不断地运往外省区市。

广西是我国“南菜北运”的重要基地,每年有超过800多万吨秋冬菜供应全国各地,是我国名副其实的“南菜园”。

为打造有机生态农业,广西启动实施了“清洁田园”活动,实施“十大工程”和“十大主推技术”,主要是清收和处理各种农业生产废弃物,控制农药、化肥等过量使用,大力推广农业清洁生产实用技术,防治农业面源污染。

渠内流水潺潺,枝间红果隐现……在号称“我国西南番茄第一村”的田阳县田州镇兴城村,田园风光已是独特一景。在兴城村,家家年年种番茄,多年打拼积累下响当当的名气。

村党支部书记黄子刚说,现在田间地头,每隔几百米就有一个田园垃圾回收池。农业垃圾不再随手扔,蔬菜田里有粘虫板、诱虫灯。有了这些“秘密武器”,蔬菜的农药和化肥使用量大幅减少。

走进崇左市江州镇江州社区隆基垌蔬菜基地,可以看到洁净的果园里点缀着一块块杀虫黄板,《清洁田园村规民约》的牌子醒目地立在村边,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农业生产废弃物回收点。

截至目前,广西已清捡田园面积2400多万亩,清捡田间废弃物8000多万吨。据统计,上半年广西蔬菜监测平均合格率99.67%、水果监测平均合格率99.78%。

“看到村里和田间地头干干净净,客商对我们种植的生态蔬菜品质更加信任。”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梅林乡平寨村党支部书记石秀林乐呵呵地说,搞了清洁乡村活动,村里的蔬菜很抢手,预计今年仅田园蔬菜一项可为村民创收100万元。

生态农业撬动了整个北方大市场。12月11日10时30分许,一列满载着果蔬的火车专列缓缓驶出百色市六塘火车站,向首都北京疾驰。这是我国首条“南菜北运”全程冷链铁路绿色通道,对于保障北方秋冬菜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自治区农业厅厅长谢泽宇说,“清洁田园”活动的根本目的是美化乡村,改良农业,致富农民,加快推动广大农村地区与全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让群众喝上放心水

乡村水井、水塘、小河流、排水沟、下水道……这些水体水面极易产生漂浮垃圾,成为乡村污点。让群众喝上放心水,做好农村水文章刻不容缓。

深入调研之后,广西开启了“一保、两治、三清理、一机制”的“治污之路”:“一保”即保护饮用水水源地,确保饮用水安全“两治”即治理村镇生活污水和畜禽养殖粪污;“三清理”即全面、彻底清理乡村小溪流、池塘、沟渠堆积和水面漂浮的生活垃圾,清理村庄畜禽粪堆,清理池塘、沟渠的沉积污泥;“一机制”即建立农村环境管理长效机制。

数月前,贺州市发生了贺江支流马尾河水污染事件,给沿线及下游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出动2万多人,排查2000多家企业;关停100多家非法生产窝点……贺州市在“清洁水源”活动中雷厉风行。

如今,马尾河碧波荡漾,事件发生河段沿岸变成了农民文化体育休闲公园。河岸边竖起了一块醒目的警示碑,立碑者为贺州市委、市政府,警示碑叙述了贺江水污染事件。碑上发人深省地写道:“为江河变清,为苍生平安,为贺州永续发展,为警醒世人,谨立此碑,永志莫忘。”

广西不少县市属于喀斯特地貌,独特的地形、水流特点使得一些地方探索出了既节约成本、又可持续发展的“地方模式”。

——— 南宁市镇圩瑶族乡东罗村,群众因地制宜采用“微动力好氧+人工浮岛”处理工艺,在河道一侧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入河道,并沿河道设置人工浮岛装置,进一步改善河水水质。

——— 在百色市平果县新安镇新安村,村民的生活污水通过格栅井、水解酸化池、浮游生物沉淀池几步处理后,再进入人工湿地,通过荷花等植物的天然吸收,最后排进河流。

——— 地处北部湾的防城港市大力推进人工湿地、氧化塘、无动力厌氧处理等低成本、易管理的农村污水处理技术,改善农村污水直排、乱排现象。

自治区环保厅厅长檀庆瑞说,农村环境问题长期被忽略,没有检测,没有管理,也没有治理,“清洁水源”工程的实施,就是要让八桂群众喝上放心水。

(新华网南宁12月25日电)

新闻推荐

桂林,携手黔粤一起飞——— 献给六年时光穿山跨水而来的贵广高铁

?乘高铁出行将成为游客和市民的“新常态”。记者唐侃摄◆前言今天在桂林的建设历史上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历经六年建设,人们期盼已久的贵广高铁终于正式开通运营。此举标志着我国西南地区南...

三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三江侗族自治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打造美丽、宜居、小康的南国画卷)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