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报三江讯(记者谌贻照 通讯员杨明)“看到村里和田间地头干干净净,客商对我们种植的生态蔬菜品质更加信任。”10月17日,三江侗族自治县梅林乡平寨村党支书石秀林乐呵呵地告诉记者,开展“清洁乡村”活动以来,村里的蔬菜很抢手,比邻的贵州从江县近80%的生态蔬菜都是从该村引进,预计今年仅田园蔬菜一项可为村民创收100万元。
该县成立了县、乡工作领导小组,抽调500多人组成167个驻村工作组,形成了县四家班子领导联系包乡、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分工包片、工作队(组)包村、村干部包线、村小组长包屯、党员联户的六级“联责体系”。县督查组对各乡镇采取量化打分的方式进行督查考评。
该县采取向上争一点、财政补一点、部门帮一点、社会捐一点、群众筹一点的“五个一点”方式破解资金难题,筹资改造巷道、排水沟、入村公路、公共活动场所;建设饮用水源围栏及掩蔽防护设施;修建鼓楼、戏台,建设农村活动中心;植树种花,绿化、美化、亮化田园村落。目前累计投入资金5761万元,已经为村屯寨配备联户垃圾桶1.3万个、斗车1150辆、垃圾转运车15辆,建设了169座村级垃圾焚烧炉,丹洲镇丹洲岛还建设了污水处理池。全县1159名村寨保洁员、30名垃圾转运车司机及装卸工的经费都已列入县财政年度预算。
该县各村屯群众主动作为,成立清洁乡村理事会、管委会,制定人畜分离、污水处理、垃圾分类、优奖劣罚、人员聘请、资金管理等一系列制度,形成了一套“五清五归”的成熟做法,即清垃圾杂物、清乱搭乱建、清乱堆乱放、清污水淤泥、清乱贴乱挂;柴草归堆、垃圾归点、禽畜归圈、污水归池、机肥归田。
“清洁乡村”工作的推进,让该县群众在自我管理中直接受益。10月12日,该县林溪乡林溪村“清洁乡村”理事会负责人赵军与自治区“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第十抽查组领导座谈时表示:“以前,村里的水源邋遢,河里很少见有鱼虾生长。现在河水清了,田园干净了,我们直接在河里放养的几千尾鱼长得很好。”
新闻推荐
广西第二批名镇名村评选开始已有30个镇村申报,将从当选者中择优推荐申报国家第三批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
今报南宁讯(记者徐庆成)11月7日,记者从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获悉,日前召开的广西第二批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申报工作研讨会上传出消息,今年,广西将在全区组织开展第二批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申报评...
三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三江侗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