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新闻 柳江新闻 柳城新闻 鹿寨新闻 融安新闻 融水新闻 三江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柳州市 > 三江新闻 > 正文

户户轮流当义工天天盼望得解脱

来源:柳州日报 2013-04-05 17:30   https://www.yybnet.net/

眼前,就是能通达八方的公路。

三江侗族自治县斗江镇斗江村木洞屯的村民却无福消受,只能在被外村人比作“小台湾”的孤岛上隔岸相望。

“上路买一包盐,都要先渡河。”请不起渡工,村民们便轮流当义渡,义务免费渡运。

原生态:绿色出行

3月29日中午时分,记者来到三江侗族自治县斗江镇斗江村木洞屯渡口,映入眼帘的却是唐代诗人韦应物诗中“野渡无人舟自横”的原生态景象——  荒野一片,无人渡河,一条小船独自横漂岸边。

“过河啦!”不一会,40多岁的梁技青骑摩托冲下码头,叫声划破荒野。

河对岸的梁善学马上起身,解绳摆渡,将小木船划了过来。

从邻村聚餐回来的梁技青,脸泛 红光,略带醉意。靠梁善学拽紧绳索稳住船头,村民组长梁继松扶拉后座货架,他才将摩托车推上轻飘飘的木船。

开船了,记者快步走到船头充当艄公,接手梁继松配合船尾的梁善学摆渡,却险些被几十公斤重的铁制船桨掀下河。惨遭同行嘲讽之际,不由对梁继松们绿色出行的绝技心生敬意。

新生代:不出远门

“上世纪80年代以前,我们请过一个爷爷辈的村民当渡工,每天的工钱就是几斤米。后来工资高请不起了,就由各家轮流做义务渡工,免费接送村民。一天一户,循环往复。”梁继松说,他们祖祖辈辈生活在木洞屯,依水而居,出门、回家,都要渡船过河。村里的小孩,3岁就被丢下水学游泳,七八岁就会划船了。因 此,全村34户145人,男女老少,个个都能划船。

“做义渡,把我们都绑死了。特别是汛期,更不敢轻易出远门打工。”梁善学说,屯里有8个上小学、学前班或幼儿园的孩子,所以每天早上得6时许起渡,傍晚约7时收渡。当天轮到他做义渡,天晴人多,上午就摆了20多渡。

一个多月就要做一次义渡,与梁技青同龄的梁善学、梁继松都认为,正常工作受到了影响。

盼解脱:换艘好船

走进木洞屯,古老的吊脚楼间,一栋砖混结构的在建新房,很耀眼。

说起水路的不便,户主梁善成直摇头。他说,另请钢制船拉建材,多花钱,还耗费时间。全屯的旧房改造,也因此受阻,目前仅三户。  “有点补助请个固定渡工,再换一艘安全耐用的钢制机动船,就满足了。”这个纯朴愿望,是村民们说得最多的。他们说,每隔三五年,各家就要集资建造一艘近2万元的新木船,已不堪重负。

村民们表示,木船渡运的安全隐患,才是最令他们揪心的。“容易漏水,遇上涨水还要停渡停学。”木洞屯这样的渡口,目前三江县境内还有9个。

日报记者 唐小玉

新闻推荐

激情佳节邀您来

4月10日至12日,素有“东方橄榄球”“中国式狂欢节”美誉的三江侗族自治县“三月三”传统花炮节将在该县富禄苗族乡举办。本届花炮节为第129届,它有哪些看点呢?抢花炮是花炮节最具观赏性、激情最浓的...

三江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三江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艺术财富代代传2013-04-08 17:28
倍增工程惠民生2013-04-15 17:24
民族歌手展歌喉2013-04-15 17:24
猜你喜欢:
税收宣传又健身2013-04-22 17:20
小餐桌摆出百家乐2013-04-15 17:24
侗族来自何方?2013-04-08 17:29
评论:(户户轮流当义工天天盼望得解脱)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