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消息(记者董明)阳春三月再入侗乡,一股清新之风扑面而来:河边 、路边 、村边 、屋边极少见到垃圾。“我们实施民族村寨清洁工程,初步实现了民族村寨垃圾解决好 、污水处理好 、环境绿化好 、卫生习惯培养好的‘四好\’目标。”据三江侗族自治县领导介绍,现在他们正将清洁工程涉及面由原来的20个村71个屯扩大至60多个村近200个屯。
2012年4月以来,三江县开始实施民族村寨清洁工程。经过一年努力,从县城出发沿公路的20个村71个屯每天可见这样的画面—— —村民早上起床后及时清扫自家房前屋后,在9时前将垃圾放入附近的垃圾收集筐(桶);村里的保洁员将垃圾分类清理,之后乡里派出的垃圾压缩转运车沿路收装, 拉到县垃圾填埋场统一填埋处理。
今年3月中旬,三江县确定将此项工程升级为千村万户民族村寨清洁工程,垃圾处理村屯扩大至古宜镇至林溪乡 、八江乡 、梅林乡 、丹洲镇 、斗江镇沿线公路可视范围村屯 、河道以及乡镇政府及旅游景点等60多个村近200个屯,而对于那些交通不便,垃圾难以转运的村寨,则开展垃圾焚烧炉试点项目建设。
净化环境是重点,提升素质是关键。三江县领导介绍,将继续通过开展鼓楼动员会加强思想开导,村寨老人协会讲“侗款”强化村规民约,村屯文艺队唱侗戏 、赛山歌 、比舞蹈义务巡演宣传卫生知识,学校培养中小学生文明卫生习惯等,进一步教育和引导群众改变陋习,打造生态宜居侗乡。
新闻推荐
4月14日,三江侗族自治县古宜镇古皂村村民在硬化田埂(见上图),以更好发展稻田养鱼特色项目。据了解,该县农业、扶贫等部门今年春天加大了惠农直补力度,向农民免费赠送水泥等物资,帮助农户完善农田基础设...
三江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三江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