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三江侗族自治县注重创新,选准载体,彰显特色,以“四个进一步增强”扎实开展宣传工作,为“富民强县,科学发展新三江”提供了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以增强“整体素质”为目标,加强学习,理论武装提升了指导实践新能力。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每月集中学习专题,每季度推荐一批图书自学,做到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室内学习与基层调研相结合。该县把200多座鼓楼作为宣传阵地,以“鼓楼讲堂”来推进基层理论学习与宣传工作;以“主题报告会”搭建新平台,报告会每次安排3个至4个部门(乡镇)主要领导用多媒体课件授课,让各单位找准科学发展的切入点,“晒”发展思路,“晒”工作目标,“晒”工作措施,使理论转化为指导实践的实际行动。
以增强“凝心聚力”为目的,做好外宣,舆论引导提升了科学发展新干劲。新闻报道坚持“策划大专题、引联大媒体、营造大声势、形成大宣传”理念,整体布局,加强策划,做大文章。其中,“开往春天的校车”“中国早春第一茶”开采仪式、《童年的稻田》柳州首映式等重大活动,在中央电视台、广西电视台、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等各级媒体都有报道。2012年,该县共在省级以上媒体发表稿件200余篇,为《柳州日报》三江专版撰稿680多篇。该县获得《广西日报》新闻报道先进单位甲等奖,有四名同志获《广西日报》优秀通讯员。
以增强“典型效应”为动力,因地制宜,精神文明提升了美丽三江新形象。文明创建有特色。深入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将侗族大歌、侗族农民画、侗族刺绣、琵琶歌等民族文化编写成教材引进学生课堂,百里侗乡文明长廊创建有成效。依托“民族村寨清洁工程”“自治区九大和谐创建工作”等创建活动,整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使百里侗乡文明长廊创建成效显著,文明建设有典范。该县开展评选十佳孝心人物、十佳民间艺人、十佳生态文化寨活动,深入挖掘、保护民族文化艺术,促进了公民文明道德建设。
以增强“文化实力”为契机,打造品牌,文化工作提升了构建和谐新元素。积极开展“文化遗产”申报工作,三江县侗族村寨于2012年列为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国家预备名录,正在制定侗族村寨的保护发展规划,争取列入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开发“基地+公司+农户”文化产业模式,打造文化产业基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致富路子;《侗不离酸》和芦笙合奏《鼓楼欢歌》分别获广西第十六届“八桂群星奖”文艺会演总决赛的金奖和银奖;选送侗画参加全国评比,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优秀奖5项,获省级优秀奖2项。
日报通讯员吴周宏
新闻推荐
日报消息(通讯员杨明)10元、50元、100元、200元……组委会人员登记、收款忙个不停。近日,在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乡平岩村平坦屯的戏台前,当地群众在为该屯的平坦鼓楼重建而捐款。平坦鼓楼始建于1905年...
三江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三江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