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带领村民开荒造林,喜获农村科技致富能手 、劳模等殊荣;他潜心研究稻田无公害养鱼技术,屡败不挫,终成侗乡生态养鱼第一人……他就是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乡高秀村的造林能手 、被称为稻田“鱼司令”的吴国安。
高秀村是柳州市十大美丽乡村之一,而30年前,这里的山却是杂草丛生,村民生活苦不堪言。“一寸土地一寸金,坐拥青山而闲置不管,岂不浪费?”吴国安决心大做山上文章。1986年,他带领村民起早摸黑地开荒造林,几年下来,光是解放鞋他就穿坏了近20双。全村333.33公顷(5000亩) 荒山上全部种了杉树,成了村民的“绿色银行”。1987年和1989年,吴国安两度被评为自治区农村科技致富能手,1990年又获原柳州地区劳动模范殊荣。
清澈狭长的深山鱼塘里,数万尾成鱼争先恐后跟随主人的脚步声快速畅游,主人奋力将鱼饵撒向鱼群,霎时,鱼儿腾空欢跳,争抢鱼食,看到眼下的丰收景象,吴国安会心地绽开了笑容……很早,吴国安就走上了养殖禾花鲤的艰辛创业路。
2005年,他在自家的稻田养殖了1万尾鲤鱼。鱼儿长得很快,可鱼塘位于水源尾端,眼看鱼儿就要出售了,却遇上农田用水紧张。几天下来,满塘的鱼死光。惨遭损失的他近乎崩溃,三个儿子也负气外出打工。经此打击,吴国安意识到鱼塘选址的重要性。经多方勘查,他选定了深山水源头的一块稻田作为鱼塘。
为了提高稻田养鱼技术水平,吴国安四处向人请教学习技术。经多年摸索,他探索出一套生态养鱼技法,自己研配鱼食,利用牛粪发酵养殖蚯蚓喂鱼,并在鱼塘边套养土鸡 、种植韭菜。“生态”“有机”让他初尝创业甜头。如今,他正在研究“利用生物肥涵养水质及深水高密度养鱼”难题,以增加单位面积产量。
立体生态种养模式,让吴国安实现了收入倍增。2011年,他投放禾花鲤鱼苗15万尾,并将养殖鱼塘面积扩大了,配套养殖土鸡200多只 、黄牛3头。去年,他出售禾花鲤鱼一吨多,收益近3万元。今年,他又投资7万余元,购入鱼苗30万尾。看到如此成效,他的三个儿子均相继投资入股,与父亲携手创业。
致富之后,吴国安还热情帮扶村民。目前,全村已有101家农户加入养鱼行列。去年12月,他还斥资15万元注册了“三江县国安禾花鲤鱼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工商执照,今年3月又成立了“三江县国安禾花鲤鱼养殖协会”。如今,高秀村的养鱼产业红红火火,湘 、桂等地客商纷纷前来签订销售合同。
日报通讯员龚普康杨明
新闻推荐
继3·15诚信车展、“五一”畅销车车展之后,柳州日报社车展品牌——“柳报车展”近期再次发力,本周末,已经成功数届的汽车下乡巡展将再次启动,5月11日、12日的三江侗族自治县寻江广场将迎来难得一见的...
三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三江侗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