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子里堆放着村民当天送来的豆角
近日,记者来到鱼峰区里雍镇龙团村那六屯,看到这里发生了新的变化:村口架起高高的棚子,棚子里整整齐齐堆放着一捆捆豆角,棚子旁停着冷链运输车、村民用来送豆角的单车和摩托车,现场热闹如同集市。从5月20日起,每天都有5000公斤豆角从这里运往广州、上海和浙江等地。记者知道,黄正喜正在圆自己的脱贫带富梦想。
今年2月,本报曾报道黄正喜动员贫困户种菜的事迹。2016年,他在爱心人士和政府部门的帮助下养鸡、种菜创业。脱贫致富后,他与同村四名农民兄弟成立了柳州市那六惠农种养专业合作社。今年年初,他跟合作社其他四名农民兄弟拿出6万元,采购豆角种子发给贫困户,决心带领大家种菜脱贫。
那时候,他告诉记者,由于村民都是零散种植,卖不了好价钱。在外地考察时他了解到,如果达到足够大的量,收购商就会开冷链车来收购,蔬菜能卖得更好。“给贫困户发种子,是希望能在村里形成产业聚集,吸引冷链车来收购,大家一起脱贫致富。”今年2月,黄正喜对记者说,这就是他的梦想
今年5月初,在豆角收获季节前,合作社便在龙团村口建起了收购基地,挂上了市那六惠农种养专业合作社的牌匾。从5月20日开始,每天都有村民将采摘的新鲜豆角送到这里,不仅是龙团村,周边几个村的村民也把豆角送到黄正喜的合作社。“每天都有5000公斤豆角运出去,价格高的时候能卖到每公斤6元多,价格低的时候每公斤2元多!”6月初,黄正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在收菜、卖菜的间隙,黄正喜也不放过学习的机会——怎么用冰块保鲜豆角,怎么把豆角扎得整整齐齐……“把这些学会了,再教给村民,就可以增强村民的劳动技能,收购商也不用带工人过来了。”黄正喜说,不管做什么,都得追求精准,都得不断提升。
不过最近几天,豆角价格不断低迷,眼看要跌到每公斤2元以下了,黄正喜顶不住压力,跑到村支书杨来香家诉苦。杨来香与丈夫都是党员,黄正喜一路走来他们看在眼里,也一直帮衬着。经过夫妻二人的开导,黄正喜再次树立干事创业的信心。
6月18日,他给鱼峰区白沙镇的白沙酸厂负责人黄彦志打去电话。黄彦志告诉黄正喜,不管有多少豆角,他都收,而且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购,“我这家酸厂,本来就是给村民保底的!”听到黄彦志这么说,黄正喜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
据了解,今年鱼峰区里雍、白沙两镇种植豆角超过5000亩,每亩豆角年产值6000余元,种植豆角逐渐成为当地农民脱贫增收的重要渠道。借助打造柳州螺蛳粉原料产业核心示范区的契机,鱼峰区通过出台奖补政策、订单式种植等方式,不断提高贫困户种植豆角等螺蛳粉原材料的积极性,鱼峰区螺蛳粉原材料产业逐渐规模化、标准化。黄彦志的白沙酸厂的产品,主要供应柳州市螺蛳粉企业。黄正喜说,他接下来的梦想,就是像黄彦志一样,开一家酸厂。
本报记者 荣瑶 报道摄影
新闻推荐
新铺的广雅大桥人行道变得更漂亮了。今报记者廖艳明摄不少市民发现,柳州市广雅大桥人行道曾经破损的路面,如今变得平整又美...
柳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柳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