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女士丈夫的叔叔当年借款时写的借据。受访者供图
6月11日,柳州市民王女士看到南国今报“有借有还守信为要”栏目,想起了老公之前借给叔叔的3万元,如今老公病逝两年,剩下她带着两个女儿,生活十分不易,可叔叔迟迟没有还钱,也没给个说法。她不知道怎么办好,于是找到今报帮忙。
王女士介绍,老公在世时,她也知道老公曾经借过钱给叔叔,但不太清楚具体数额。2017年,老公病逝,她在老公的钱包里发现了一张边沿磨损的借条。记者看到借条上写着“今借到某某某现金人民币叁万元整”,后面还留有借款人的签字,时间为“2012年2月25日”。
王女士说,叔叔一直是做生意的,家庭经济宽裕,因在2012年做其他生意时亏了一些钱,所以向她老公借了钱。当时她老公的哥哥也知道此事。如今,她老公去世两年,叔叔却绝口不提借钱的事情。
“一个女人带两个小孩,真的好难……”老公去世,剩下王女士独自带着两个女儿,如今小女儿上小学一年级,大女儿上小学六年级,两人又不在一所学校。此前,王女士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因为要倒班,无法接送孩子。实在没办法,在小女儿上一年级后,她就辞职了。如今,她又要接送孩子,又要辅导孩子学习,十分艰辛。
王女士也想找一份可以顾家的工作,却迟迟没找到合适的。如今一家三口居住在柳东新区某村,只靠着以前的积蓄和村里的微薄分红生活。转眼间,积蓄所剩无几。叔叔每年清明节都会回家扫墓,她本想借此机会提及此事,可叔叔今年却没有回来。
王女士说,叔叔一直居住在柳州市区,虽说不上家财万贯,但要还上3万元还是不成问题的。6月12日,她通过其他方式,找到了叔叔的电话号码。考虑到难以开口向长辈讨钱,12日上午,她给叔叔发了一条短信。
记者了解到,短信内容,大概是说现在一个女人独自照顾两个孩子的不容易,“方便的话你就还给我两娃仔读书,不行你按月还也行,我实在也没懂去哪找你问,望你念及两个侄孙女,能不能给个回复。”可她迟迟也不见叔叔回复。
12日,记者也多次拨打了王女士叔叔的电话,一直没有人接听。1
今报记者廖艳明实习生谢基铭
新闻推荐
拍摄毕业视频,团购闺蜜装,小道具热销…… 留住成长记忆 毕业经济有点火
某幼儿园拍的毕业照,造型很别致。受访者供图今报记者方凤琪“你总说毕业遥遥无期。转眼就各奔东西”。又到一年毕业季,大家...
柳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柳州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