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佩华
柳高采访,接着数易其稿,创作出长达3万余字的纪实文学《百年奔流》。2018年5月,这部作品在《民族文学》发表,引起了较大的反响。显而易见,作者对百年柳高是充满深情的,正是这种深情,使文章的语言极尽雍容富丽,饱蘸了诗性。请看:
于琳琅满目的柳高名人简介和历史文物间沉思,我顿时如醍醐灌顶般醒悟了过来。正是教育救国与革命救国的理想和壮举,托起百年柳高的巍巍丰碑。西风东渐,新学发萌。1907年,柳州知府倪光熊奉令创办柳郡中学堂,在桂中大地播下一枚新教育的种子,掀起了岭南教育救国新一页。拯黎民于水火的中国共产党人,注定要肩负起历史的使命,把这枚种子培育成为国家、民族崛起的参天大树,他们毅然决然高举起真理的大旗,指引学校披荆斩棘,踏平坎坷,走向光明的前途。
因为各自所在的城市相距太远,我与晓明的见面并不太多,但他给我的印象很深刻,感觉他这个人,除了真诚,还是真诚。文学和新闻的本质,是真诚。从元宝山脚走进都市的韦晓明,外表朴实而内敛,甚至时常显得有些沉默寡言。但几番接触下来就会知道,这位有着壮苗血统的写作者,内心涌动的却是另外一番气象,既有壮族人的率真质朴、敢做敢为、勇于承担,又有苗家人的细腻谦恭、止于当止、甘于退让。总之,纵观其为人,谦虚诚恳,温和雅儒,热情厚道;再论其文,情真意切,大气磅礴,视野宽敞。在览读晓明这部倾注心血之作时,我深切感到,他的文章一如他的为人,从容、质朴、真诚、大气。
(黄佩华,著名小说家、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常务理事、广西作家协会原副主席、广西民族大学驻校作家、硕士生导师。)
比较而言,虚构作品可以不受题材限制,不拘泥于形式,可信马由缰,把想象力发挥到极致。非虚构写作则不然,它要求写作者一定要保证作品的真实性,在题材的把握上,一定要做好取舍。
韦晓明的写作,绝大部分是非虚构。然而,在专情于新闻工作的同时,晓明并没有完全疏远文学。我们都说文学观照人生,而晓明则从文学的角度去观照新闻。正因如此,他新闻上出彩了,文学上同样也有所斩获。通讯《看不见的抗洪战线》拿了1995年度广西好新闻二等奖,纪实文学《奇人奇事奇石》以及散文《秋雨润物亦无声》也分别拿下了1995年度广西报纸副刊好作品一、二等奖。
眼前这部《百年奔流》,则更是晓明文学观照新闻的重要成果。
通观这部文集,发现许多年来,晓明的笔耕主要落在他所熟悉的柳州教育界,篇目数几乎占了四分之三。文章或浓墨重彩,或迂回放送。起架叠屋,自当崔巍;雕华塑丽,靡不毕现。上自柳州教育部门的顶层设计、改革,中及各区县各学校的规划实施、落实,下至普通师生的教学、生活,莫不在作者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的文笔中呈现。这些作品,既充分表现了作者对教育界、社会生态丰富而深刻的洞察力,也表达了作者对教育工作至诚至真的爱的情感。
上世纪90年代中期,西南工业重镇柳州先后两次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灾害。作为骨干写手,晓明全身心投入到全市人民同心协力抗击百年灾害的行列中去,用自己的笔,记录了抗洪救灾中一个个感人至深的细节,最后创作出了饱含深情的《抗洪图》《铸魂》。这两部纪实作品,生动地展示了柳州人民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抗洪救灾全貌。文章发表后,理所当然地赢得了市领导的肯定,也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和欢迎。
本文集中诸多篇章,有写一个乡的,有写一座砖瓦厂的,有写一名奇石收藏家的。虽然反映的是一时一事,一地一人,但我们从这些字里行间,都能够感受到作者对人之命运、对工厂之命运、对家乡发展之命运的无限牵挂和深切关注。这,实际上就是作者的一种独家乡愁。
尤其需要提及的是,去年夏天,在中国百强名校、广西柳州高级中学即将步入110华诞之际,晓明先后5次进到
新闻推荐
劳模工作室 奉献在一线 建行柳州分行“动车空间”劳模创新工作室获荣誉称号
嘉宾参观创新工作室近日,中国金融工会印发了《关于命名全国金融系统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的决定》,对全国金融系统的40...
柳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柳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