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新闻 柳江新闻 柳城新闻 鹿寨新闻 融安新闻 融水新闻 三江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柳州市 > 柳州新闻 > 正文

柳州市成为广西最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地区之一,老年人高龄化、空巢化趋势明显晚年生活该由谁来守护

来源:南国今报 2018-10-18 16:01   https://www.yybnet.net/

多关心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是后辈的责任。

今报记者罗素玲廖艳明周育舟摄影:颜篁策划统筹:岑琴

“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被社会发展的现实冲淡,“留守”人群从农村儿童不断向城市老人扩散,新的家庭问题、赡养老人难题随之而来。截至2018年4月,柳州市户籍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为70.98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8.36%。目前,柳州市成为广西最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地区之一,老年人高龄化、空巢化趋势明显。

1

再坚强的老人也盼儿孙牵挂

家住红光小区的梁先生说,在退休前、老伴还健在的岁月,他们很少考虑晚年时要一双儿女来照顾。但现在只身一人留在柳州生活,他还真需要儿女时常牵挂。

今年72岁的梁先生就是一位典型的“空巢老人”。梁的一双儿女大学毕业后,分别留在上海和广州工作,且都早已成家。3年前老伴去世后,怕他孤独、生活质量下降,儿女都想接他去跟他们生活,但他认为在柳州生活惯了,也喜欢有自己的空间,便婉拒了儿女们的好意,坚持在柳州独居。

“不过,再坚强的人,也有想念儿孙、依靠儿孙的时候。”梁说,就像这个重阳节,按照他们湖南老家的习俗,是不怎么看重的。但邻里、同事、好友圈中,都在说过重阳节、参加社会或单位组织的活动,他内心的宁静也被搅动了,自然也期待儿女问候、收到礼物。好在儿女们也紧跟时代,不管传统节日还是舶来的节日,都会给他打电话、送礼物。今年的重阳节礼物也提前寄到了,女儿女婿送的是一套冬装,儿子儿媳送的是一双棉鞋,老朋友们都夸他的儿女孝顺。

“问儿女讨要礼物,讨要生活费这样的事,我是不做的。”梁告诉记者,妻子去世前曾提醒儿女要主动关心他。儿女虽天各一方,但做得比老伴交待的还要细致。女儿经济条件好,就承担了他的日常医药费开支和服装、零食等,逢年过节,还会给他打红包。儿子也有责任感,包揽了他一年的水电费、物业管理费之外,还按每月500元零花钱的标准,每年春节回家过年时,一次性交给他。

“儿女也有他们的家、他们的工作和难处,减少他们的牵挂,也是我的责任。”梁说,他虽然有高血压、糖尿病,但用药控制得好,生活能自理,所以家里的事他从不用儿女操心。一家人建有微信群,生活在三个城市的父子三家人,每天都会在微信上“见面”。平时有个头疼脑热,他会在微信上告诉他们。如果哪天他从早到晚都没有露面,晚上睡觉前,孩子们肯定就会打电话来询问。

梁说,时代在发展,老人的观念也在发生改变。过去总说“养儿防老”,现在也得改一改,老人也不能总是依靠儿女,自己能解决的问题自己解决,解决不了的尽量尽早告诉儿女,让他们有准备,一起商量解决。而做儿女的,孝顺父母是义务也是责任,不要等老人开口问、伸手要的时候才给予他们关心。因为老人都爱面子。

2

安装摄像头后儿女更放心了

78岁的王阿婆独自居住在河西路,女儿多次让她搬去一起住。她觉得自己“还能动”,不想太麻烦女儿。实在没有办法,商量之后,女儿给她的卧室安装了摄像头。

王阿婆的女儿秦女士说,以前每隔三五天,她都要去看望母亲一次。老人虽然还能走动,但是有心脏病,她总是感觉不放心。

“有了监控,随时随地都能看到母亲的情况。”秦介绍,母亲年纪大了,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听力也不太好。有时打电话给她,总是听不到。多次拨打电话没人接,她就开始着急了。好几次晚上八九点,老人都不接电话。没有办法,她只得从河东跑到河西来查看,这才发现老人看着电视睡着了。

现在,秦还把监控连接到了手机上,即使到外地出差,也能及时了解母亲的情况。她说,为了不让女儿操心,每次打电话,母亲即使病了,也说自己一切都好。有了摄像头,她可以更清楚看到母亲的情况。

有一次,老人下床时,不小心摔倒了,她立即让邻居先去帮看看,幸好没有大碍。

3

装监控好不好有人赞有人弹

安装摄像头到底好不好,大家有弹有赞。

“我才不想24小时被监控,一点隐私都没有。”70岁的覃老汉比较倔强,在深圳的儿子曾想给他安装个摄像头,被他拒绝了。

有人表示,老人生病要儿女照顾,也同样没有隐私。覃则表示,生病与平时不同,且有了摄像头,自己的生活是被视频记录下来,还可能被人反复看,儿子儿媳、孙子孙女都可以看,还有可能被外传,这让他难以接受。

谈及安装摄像头,家中有老人的子女都表示认可。因为每天能通过摄像头看到父母的情况,他们工作也更加安心。

“肯定是利大于弊。”鱼峰区洛维社区党委书记何琳认为,如果家庭条件允许,给独居老人安装摄像头十分必要。长期从事社区工作,洛维社区也会通过经常下户走访,给老人打平安电话,让邻居帮敲门照看等方式,关注照顾独居老人。

但是一些年纪大,特别是有多种老年疾病的老人,经常可能出现摔伤、滑倒等突发情况,而此时又找不到手机,无法求助。媒体也曾多次报道,一些独居老人甚至因此死亡而无人知晓。何琳说,有了摄像头,老人出现突发状况,家人可以第一时间发现。

4

和子女同居住温馨中有烦恼

邹柳生今年70岁,2014年老伴去世后,他独自在磨滩路的老房子住了一年多。2016年冬天因为一次意外摔倒,他便搬去跟女儿女婿一起居住。

那次摔倒,邹在医院住了近一个月才康复出院。从那以后,女儿坚决不允许他一个人住,把他接到自己家里一同生活。

邹刚到女儿家时,一点也不习惯,无论是生活作息还是饮食口味,都让他觉得自己和女儿一家格格不入。“平常我自己在家的时候,早上起来就喜欢把电视机打开。可是女儿家的电视是那种网络电视,操作起来特别复杂,学了半天也学不会,我干脆就不看了。”邹说。

不仅电视看不了,就连吃饭也吃不好。邹老家在湖南,从小吃的饭菜口味都偏咸偏辣,可在女儿家为了照顾小外孙的口味,饭菜都做得特别清淡。有时他自己买来辣椒酱或咸菜下饭,女儿又觉得他这样吃不健康,不让他多吃。

邹说,上年纪后听力就下降了,有时女儿女婿和他说话,他没听清楚;再多问几遍,孩子就不耐烦了,这让他很是受伤。这种时候,他就觉得内心很孤独。

后来,相处久了,邹慢慢找到了和小辈相处的方式,也渐渐融入了女儿一家。今年6月28日是他70岁的生日,女儿和女婿为他准备了丰盛的生日大餐,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在一起度过了这个生日,这让他觉得特别温馨幸福。

“有时候生活观念和生活习惯不一样,互相迁就一点就行,很多时候小辈也是为了我们老人好。”邹说,生活里的一些小摩擦,和儿孙承欢膝下的快乐相比,根本不值一提,老人多理解晚辈的难处,一家人就能和睦相处。

5

孤寡独居老人不妨多交“朋友”

相对于有儿有女的独居老人来说,目前柳州市无儿无女的孤寡独居老人占有一定的比例。在白沙社区,就有不少高龄的孤寡独居老人,没有亲人关心,白沙社区的“党员叨叨团”就承担起了这项工作。但是,社区工作人员依然无法完全代替亲人的作用,这让他们感到无奈又着急。

“这与老人的个性有关,如果他们不主动,我们的工作也比较难开展。”白沙社区主任卢旺林介绍,孤寡老人有的性格比较活泼开朗,喜欢社区工作人员上门服务,而性格沉闷的,则老躲着工作人员。

他说,每次社区进行节日问候,有的老人来领慰问品时,都乐意跟工作人员多聊几句,但有的老人则连办公室都不愿意进,躲到办公室拐角等着工作人员把东西送过去,不愿意在人前多露面,有社区活动也鲜少参加。

社区里有位孤寡老人石阿姨,她身体不好,有眩晕症,在社区的帮助下,同楼栋的另一户人家与她结成对子,平时互相有个照应。因为石性格开朗,邻居也愿意跟她来往。她还把自家钥匙放在门卫室,有哪天邻居不见她露面,就会主动上门去看看。有一次,她眩晕症发作晕倒在厕所里,就是邻居发现的。

卢旺林说,社区的“党员叨叨团”经常定期上门为孤寡老人提供志愿服务,陪他们聊天解闷,解决一些日常的生活问题。但是,这样做也存在局限性,并不是每个老人都喜欢被打扰,比如经常给老人打电话问候,次数多了老人也不乐意,这就无法时时关注到老人的动态。因此,在他看来,作为孤寡老人应该打开自己的心扉,多与邻居、社区工作人员交朋友,社区和邻居才能给予他们最大程度的关心和照应。

新闻推荐

柳州国土部门五大措施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前三季度盘活存量用地2817公顷

今报柳州讯(记者巴方通讯员翟泓凯欧君)土地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如何让有限的土地产生更多的价值是一门学问。今年以来,柳州市国...

柳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柳州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载歌载舞活出精彩2018-10-18 11:35
猜你喜欢:
柳州白沙大桥2018-10-18 11:36
评论:(柳州市成为广西最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地区之一,老年人高龄化、空巢化趋势明显晚年生活该由谁来守护)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