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祉婧 摄
小记者 十二中17(2)班 郭书涵
在几十年前,中国正处于战乱之中,人民常常饥一顿饱一餐,没有安定的生活,所以,在那个时候,爱国就是为了国家而战斗,无数热血儿女踊跃报名参军,走进硝烟弥漫的战场,成为保家卫国的英雄战士。可现在,我们的生活是和平幸福的,那么,处于和平年代的我们,又如何爱国呢?竺可桢爷爷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69岁生日。当天上午10点15分,我和小记者刘佳烨、罗圭烨在我爸爸的带领下,按时来到了柳州晚报小记者阅读活动基地——柳州市图书馆,参加“国庆红色经典电影赏析”活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在这里,我们观看了《家与国》《大自然的语言》两部红色经典影片,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这部影片为我们讲述了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科学家竺可桢爷爷几十年如一日与自然界进行“心灵对话”的事迹。其实,竺可桢爷爷小时候不懂河里的石头为什么是圆的,他一次次问河水,问杏花,可谁又能告诉他呢?“杏花开了就是告诉我们可以播种劳作了!”两位路过的农民伯伯终于让他明白,大自然的语言是无法用耳朵倾听的,而是需要用眼睛观察,用身体感受,用心去体会。从那以后,竺可桢爷爷便爱上了观察大自然,并坚持写日记,把自己观察到的、感受到的,全都记录下来,他一共记了1300多万字。这些真实的记录成册出版后,成为重要的学术著作。
当时,中国的气象监测权在美国人手上,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很多地方都需要用到气象监测,需要靠天气预报来决定什么时候播种,空军也需要了解天气情况确定何时飞行,所以,我们必须要把气象监测权夺回来。为此,竺可桢爷爷坚持不懈地努力着,他带着妻儿四处奔波,在全国各地建立了气象监测站,这其中,过程必定是无比艰辛的,但他却坚持了下来,这是多么难能可贵啊!终于,竺可桢爷爷的努力没有白费,中国可以不需要依靠美国获取天气情报,我们可以自己监测了。
爱国不只是抛头颅洒热血,更是为祖国的发展孜孜不倦地奋斗。竺可桢爷爷在面对“家”与“国”时的“取”与“舍”,向我们青少年明确阐释了什么是信仰,什么是忠诚。这,便是竺可桢爷爷教导我们青少年的家国情怀。竺可桢爷爷还告诉我们青少年,在这个和平年代里,少年强则国强,我们青少年的爱国热情一样可以像他们那样高涨,一样可以把祖国的明天建设好。
新闻推荐
“这条路根本走不得,我们实在是难以忍受了!”近日,家住柳北区石碑坪镇的居民李女士向本报反映,209国道石碑坪路段路况极差,路...
柳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柳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