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是衡量一座城市居民幸福的重要指标之一,考量着城市管理的水平,更体现了城市管理者对市民的诚信。
“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全国人民的殷殷承诺,更是对食药工作的叮咛嘱托。带着“餐桌污染”如何治理、如何建设好辖区“食品放心工程”等一系列思索,两年前踏上“食安鱼峰”建设征程的鱼峰区政府,立下全力保障群众“舌尖安全”的“军令状”,上下凝心聚力,以创“食安鱼峰”为抓手,创新监管手段,破解监管难点,提升监管效能,走出食品安全整治的好路子,消除餐桌污染的诟病,确保“盘中餐”吃得放心,将“食安鱼峰”打造成鱼峰区又一张“新名片”。
1瞄准短板弱项 加强食品安全基础投入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有云:“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立足于民,确保食以安为先,安以质为本,质以诚为根。书写好安全大文章,是鱼峰区从上至下不断探索的问题。
对此,鱼峰区区长、食品安全委员会主任王轶曾多次强调:“食品安全关系群众身体健康,创建广西食品安全城市,不仅是对鱼峰区食品安全工作的全面检验,更是鱼峰区食品质量持续改善、安全监管持续加强、群众持续受益的过程。”
面对鱼峰区监管市场大、人力资源少、老旧市场多等现状,2016年柳州市创建广西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启动以来,鱼峰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创建工作,因地制宜地制定并出台了《鱼峰区食品药品安全党政同责制度实施细则》《鱼峰区创建广西食品安全城市实施方案》等文件,构建了“党政同责、部门联动、全域覆盖、多元参与”的格局,实现多领域的100%成绩。
签订率100%:鱼峰区政府与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逐级签订责任状,将食品安全纳入政府年度综合目标考核。
基层所到岗率100%:按照“3+5+1”的模式,鱼峰区为基层食药监所配齐3名在编人员,以购买服务的方式配备5名专职协政员,基层所到岗率达100%。
风险等级评定100%:对辖区食品生产企业施行食品生产风险等级评定,提高监管针对性。
食品生产企业抽检覆盖率100%:2017年以来,鱼峰区共快速检测样品2032批次,抽检1168批次,食品生产企业达到抽检全覆盖。
鱼峰区副区长、食安委常务副主任黄小荣进一步阐述,鱼峰区是“桂中商埠”的主力城区,是柳州市商业贸易的中心和重要商品交易地,分布有万余家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者。创建食安鱼峰,不仅是食药监人的事情,更关系到千家万户。
为补齐短板弱项,鱼峰区补充制定了《鱼峰区餐饮业质量安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实施方案》等方案,并将创建工作纳入鱼峰区“十三五”规划和科学发展考核,在每个社区设立兼职食品安全协管员,依托城区、街道、社区三级食品安全网格监管体系,实现食品安全监管全覆盖。在工作机制上,实行“时间倒排、任务倒逼、责任倒追”和每季度、每月、每周一督查机制;还将食品安全工作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2018年食品安全监管经费投入128.82万元,为创建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人心齐,泰山移。齐抓共管中,种植养殖环节监管在“食安鱼峰”创建过程中也得到改善:鱼峰区农水局严控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实行农药实名购买制度,设立农产品质量检测点,从蔬菜基地抽取410份样品进行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抽检蔬菜产品农药残留样本155个,合格率均为99.5%。鱼峰区水产畜牧兽医局严格落实动物产地检疫申报制度,开展产地检疫716次,共检疫生猪4960头、肉鸭84950羽。
2实现追根溯源 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水平
你想知道购买的袋装螺蛳粉中的米粉出自何处?酸笋产自何地?腐竹来自哪里?这些追根溯源的想法,在鱼峰区已不是难题。
依据辖区生产企业生产产品类别、风险等级,建立从原料购进、生产加工、产品检验到出厂销售的全过程追溯机制,真实、详细地进行记录并保存相关信息。力争在2018年内完成风险等级A、B级企业追溯体系建设工作,其中要确保12月底前完成柳州螺蛳粉、食用植物油、白酒等重点品种食品生产企业追溯体系建设工作,以实现食品质量安全顺向可追踪、逆向可溯源、风险可管控,发生质量安全问题时产品可召回、原因可查清、责任可追究,保障食品质量安全。提高主动选购可追溯食品产品的意识,营造人人关心追溯、支持追溯体系建设的良好氛围。
遵循脉络清晰的建设思路,有效促进鱼峰区食品产业有序发展。
据统计,目前已打造1家“广西食品安全示范农贸市场”、2条“柳州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街”、9家“柳州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单位”及36家“广西食品安全示范食品店”,1家“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在建中。同时采取“风险管控、检查抽检、产品溯源、问题治理、科普宣教”五大措施,强化“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食品安全监管,推动食品产业持续转型升级,提升群众对食品安全的满意度。
3深化放管服务 提升食品治理综合效能
9月19日11时,市民黄先生喜滋滋地从鱼峰区食药监局行政审批股工作人员手中接过小餐饮登记证。
从事餐饮业经营多年的黄先生说,2000年开第一家餐饮店时,办证手续烦琐,要获得一张登记证需多次奔忙。如今通过网上办理,只需跑一次,省时省事。
“至少跑两次”到“最多跑一次”的变化,不仅令黄先生欣喜,也减轻了诸如桂中药店、一心堂药店的相关办事员办理几十家门店证书需搬运所有门店的纸质材料前往办证大厅的重负。
据了解,深化放管服务后,借助互联网提交材料等方式,轻松下载各项文书表格,市民遇到问题从“现场服务”向“远程服务”转变,市民只需在领证时跑一次,实现“群众跑”变为“网上跑”。办证时限从20个工作日缩短至10个工作日,很多商家一周内可得证。仅今年发证1409件,与创建食安城之前相比较,办证率增加24.47%。
据了解,提高行政审批效能后,行政审批相关职能部门一如既往自觉遵守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首问责任制等10项制度,更好地为食药领域的经营者提供服务;就业创业降门槛,激发了小规模、小成本经营者创业就业的热情。促进投诉举报与稽查执法工作的有效衔接。
一组数据表明,从2017年7月1日至今,共发放食品小作坊登记证48件,小餐饮登记证310件,食品摊贩备案卡504件,帮助多人实现再就业;共办结违法案件146起,罚没共计85万元,共受理投诉举报534件,反馈率达到100%,群众满意率达90%以上。全面优化服务环境。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教育,共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153次,开展食品安全知识专题培训106期,有力地提升了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经营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和诚信意识。
4依托科技支撑 构筑食药监管智慧网格
借助鱼峰区社区数字化全响应社会服务管理平台搭建的网格化信息管理模式,民众参与食安建设、百姓监督食安管理走上了科技支撑之路。
7月13日上午,鱼峰区荣军街道岩村社区食品安全网格员覃丽霜下户巡查时,发现辖区内新开的一家饮品店尚未办证,随即将信息上报至荣军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当日下午,荣军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根据信息到该店进行监督检查,指导该店负责人在办证系统上提交材料申请办证,督促其规范经营。8月2日该店铺通过核查,获准许可经营。
这样的情况,在餐饮业监管对象繁多的鱼峰区,不时可见。监管能力不足与监管任务复杂繁重的难题,亟待破解!
鱼峰区食药监局局长魏务清结合管理经验介绍,为有效提高监管效能,鱼峰区依托网格化管理平台,打造了覆盖全区域的食品药品综合业务监管信息平台,按照“属地管理、全面覆盖”原则,将鱼峰区划分为城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行政村(社区)单元的四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网格,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和企业、个人全部纳入网格进行管理,对辖区内餐饮服务单位实现了监管全覆盖。以信息化助推监管的科学化和现代化。在日常监管工作中,各级网格员通过手持智能移动终端将相关信息上报监管信息平台,由监管信息平台统一调度指挥,执法人员第一时间到现场核查处置,处置结果及时反馈网格员。通过监管信息平台的建设,有效夯实食药安全的智慧监管基础。
因地制宜的智慧网格监管模式,也为“明厨亮灶”量身订制了个性化发展模式。
在推进“明厨亮灶”工作中,鱼峰区食药监局根据餐饮服务单位的承受能力,对不同的单位提出不同的要求,分别采取“直播式厨房”、“橱窗式厨房”、“开放式厨房”、“信息化厨房”等不同模式分类实施。如2015年,鱼峰区确定将基础条件较成熟的银泰城(大型综合商厦)用来重点打造“信息化厨房”,并成立以鱼峰区分管副区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经过多方沟通协商,银泰城现有的59家中型餐馆、食品销售店、饮品店及小吃店均建立了监管档案,并录入食品药品综合业务监管信息平台,实现了建立一户一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同时,投资建设高清视频监控集中展示平台,一方面方便用餐者随时通过大屏幕监督餐饮企业的卫生状况以及操作过程;另一方面食药监管部门根据实时接收的餐饮单位视频信号直接对重点环节实施远程监控。并利用智能视频行为分析技术对后厨常见违法行为进行分析处理,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监管效能。
通过 “信息化厨房”的打造,有效保障了消费者行使监督权、知情权,消费者看得清楚,吃得放心。实施“明厨亮灶”工程,让餐饮单位从“要我自律”向“我要自律”转变,银泰城也由曾经多年的烂尾楼一跃成为如今以特色餐饮为牵引力的一级商业中心。
在“明厨亮灶”工程的示范与带动下,“明厨亮灶”在校园实现推广。根据鱼峰区学校食堂“明厨亮灶”和“色标管理”达标建设(2018-2020年)实施方案,到2018年底,将完成辖区内50%公办学校食堂“明厨亮灶”建设,截至目前,完成率已达45.16%。
(荀诗媛 廖准 文/图)
新闻推荐
柳州市三季度74项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 培育发展新动能 厚植发展新优势
记者江宏坤晚报讯昨日上午,柳州市在白沙大桥东岸举行2018年三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暨白沙大桥通车仪式,以项目建设的实际...
柳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柳州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