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杏明
时,女主人端出一个崭新簸箕放下,一眼望去,让人满心欢喜——簸箕里装着雪白的糍粑,金黄的年糕,已经切成段的香味飘洒的糯米棕,块块淡黄色的棕身裸露着晶亮的肥肉、粉绿豆、甜板栗……热情的主人介绍说,簸箕里汇集了三江乡间传统的知名小吃,咸、甜、香等味俱全,可谓簸箕里组成了小宴席。
最近,应好友邀请到柳州的一个乡间参加侗家人筹办的簸箕宴。这是一片满眼树木草丛的绿色山林,生长着许多高大的乔木与灌木,在这里,乡民们种蔬菜种红薯,也放养土鸡土鸭。被绿荫遮掩的古朴的侗家楼为木质结构,风情万种,外墙是青藤攀爬,红花绿叶,庭院则有水瓜牵藤,开着无数黄花,结着水瓜。
在侗家楼外的空地上面,一溜的长桌上,覆盖了青花粗棉布。桌上,一个个依然带着竹子清香的簸箕里铺上了碧绿的芭蕉叶,身着民族服装的
侗族姑娘们正忙着在簸箕里设置宴席。很快,肥美的白切鸡在簸箕里张翅欲跃,土猪白切肉在日影中泛着光亮,禾花鱼与酸玉檬相搭而至,酸鱼、酸肉、炸土豆等是色彩诱人,香味扑鼻,簸箕宴成席了。一位食客已经迫不及待地沿用侗族人的风俗,伸手拈了一条煎得焦黄的禾花鱼放在嘴里。而簸箕宴加上了喷香的油茶与甜如蜜汁的重阳酒,更使得食客有了不醉不归的打算。
三江为山区风寒之地,多喝自酿的低度糯米酒与重阳酒,酒不以杯盛,而以大土陶碗装。席间热情的侗族姑娘们成群结队,揪着客人耳朵,以酒敬客,口中唱着悠扬的传统侗歌:“妹敬哥哥喝一碗呀,好运健康都来到,喊你喝,你就喝呀,走南闯北多发财!”喝酒者是衣襟洒满酒水,助兴者则乐得前躬后仰,将簸箕宴推向了高潮。
当我们吃多了各种煎炸辣麻、高油高脂的菜肴时,少数民族的簸箕宴则以土、鲜、新、美的方式,让我们眼前一亮,这样巧而精的乡间土宴,开了柳州美食文化的先河,同时也满足了人们追求绿色、原汁原味的菜肴的需求,而这种局面小、内容丰富的宴席,让人难以忘怀。
柳州地处于亚热带地区,空气适宜,土地肥沃。于是乡间人家喜欢种植竹林,且多种毛竹。毛竹高如大树,竹杆挺拔修长,四季青翠,傲雪凌霜,与梅、松并称为岁寒三友,古今文人墨客,爱竹咏竹者众多,有诗云:“日落见林静,风行知谷虚。田家故人少,谁肯共焚鱼。”道出了竹子象征的宽容大度与坚韧不拔。在乡间除了多见毛竹,也有金竹和丛竹等。
竹子于农家一年之中均能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每到春季,春笋应召着春风春雨破土而出,这时金竹笋属于较珍贵的食材,卖价高,“笋子炒猪肉”味香脆甜,更是民间的传统佳肴。毛竹笋则粗壮鲜嫩,百姓称之为“甜笋”,营养丰富,味美爽口;将鲜笋入坛腌制不仅能久留,又成为“酸笋”,酸笋香味四溢,开胃,名扬于国内外。到了冬季时,尚未出土的笋则为冬笋,自土中刨出,层层剥去竹衣,笋色似玉味儿清香,可烹制,可打火锅。
竹子还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农村中的编制巧手们将一根根粗大的青竹破成一条条纤细的篾条,用来编制竹篮、背篓、簸箕等竹制品。在过去多使用原生态生活用品的年代中,簸箕是家里用得最多的器具,用来晒辣椒、晒杂粮、筛米糠、装杂物。而随着美食文化的开拓,今年,簸箕也升华为装食物的容器。
我初次领略簸箕宴,是去年年末在三江乡间的一个朋友家中。那晚,年关已近,七八人围坐在那已有年代的黑红色的八仙桌旁,朋友一一摆放了土鸭、酸肉、酸鱼等菜肴,桌中却空出了一块空白,正疑惑
新闻推荐
工作人员发放政策法规宣传资料通讯员王俊婷晚报讯为弘扬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丰富退休人员精神文化生活,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