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广西工业脊梁柳钢建厂60周年之际,通过采访记者、通讯员们对坐落在柳州市区的这座“十里钢城”有了全新认识。
说实话,我之前对柳钢的认识是模糊的,只知道柳钢的钢材是大品牌。过去,我能够对柳钢的了解就是报纸上看到的一些炼钢画面,画面基本上是这样的:炼钢工人头戴安全帽,颈上挂着一条毛巾,一身厚厚的工作服被汗水湿透,炼钢工人手拿长长的铁叉捅向炼钢炉……这都是间接的了解,慢慢地也就形成了我的柳钢印象。
带着对柳钢的模糊印象以及对柳钢钢材的信任,我在1999年自建第一栋总面积400平方米的楼房时,我就把心里的印象转变为行动了,指定要买柳钢的钢筋建房。我还动员其他和我同时建房的3户人家也买柳钢的钢筋。
今年春,我有幸参加在柳钢召开的一个调研信息会,充满期待奔赴参加会议,以为会议期间会安排参观柳钢生产线,结果会议没这个日程,给我留下了遗憾。于是又开始期盼下一次“柳钢行”。没想到,柳州日报社和柳钢宣传部门那么快就安排了这次采访活动,我又如约前来了!
我认为,参加这次活动的我和所有同行,大家要把这次柳钢行的收获写出来,特别是把柳钢60年来对柳州以及广西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光辉历程写出来,才无愧于我们手中这支宣传的笔杆,无愧于新时代。
可以这么说,我们对柳钢的认识都有一个从模糊到清晰的过程。我的模糊印象不止于上面讲到的炼钢场面,没参加这次活动时,我会想到炼钢厂里有很多污染场面,我会猜想炼钢厂的地面一定是厚厚的一层黑灰。但是这次来柳钢才发现,这里哪里有什么污染,三个累计日处理26万吨废水的污水处理厂,经过处理的废水,成为可循环利用的干净水,柳钢没有一滴污水排放到美丽柳江。这是我们想不到的,也是我们凭想象怎么也不可能上升为印象的!
再比如柳钢的钢铁产量,转炉厂建厂之初年产钢铁仅有1.3万吨,到了现在,每天的产量就达到3.7万吨了,这么大的提高,这么大的跨越,我们能想象得到吗?根本不能。还有,现在柳钢的主要生产线都是智能化控制。这些新成就,我们也是想象不出来的,更不可能仅凭想象成为脑子里的准确印象的。所以我很感谢柳州日报,感谢柳钢宣传部门给予大家的这次采访机会。我们也知道,大部分柳州人对柳钢也是没有一个准确印象的,他们不可能都到厂里来看,那么,就靠我们通过深入企业采访,用自己的笔做好准确的宣传报道,让他们对建厂60年后的柳钢有一个新印象。
本报通讯员赖建辉
新闻推荐
远离毒品 健康生活 柳州市创建全国禁毒示范城市暨“6·26”国际禁毒日文艺晚会精彩上演
小品表演○○记者叶露婷晚报讯禁毒工作事关国家安危、民族兴衰、人民福祉,毒品一日不除,禁毒斗争一日就不能松懈。正值“6...
柳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柳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