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茶”妈妈带徒弟小山一样的粽子包含着山一样的友情大家一起包“爱心粽”好吃的“爱心粽”
○○记者 喻芬 周仟仟
任何一种节日食物,除了是节日的标志性符号,更是温情脉脉的情感信号。比如粽子,时至今日,作为端午节的重要标志物,虽然较之从前包粽子不再是只有过年过节才做,但亲朋好友之间互相赠送粽子,其传递友爱的美好情感却是日久弥醇。今天是中国传统的端午节,我们跟随3名读者的心路,一起来看看他们心中“最好吃的粽子”,共同回味小小粽子给我们带来的友情、亲情——
“最好吃的粽子”
是妈妈做的
■讲述者:如茶(企业职员,60后)
不是每个妈妈都会包粽子,更不是每个妈妈包的粽子都那么好看又好吃;当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必须说自己妈妈包的粽子最好吃。但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妈妈包的粽子是最好的!吃过我妈妈包的粽子的朋友一致赞同。
我妈妈聪慧过人,厨艺、家务样样拿得起,在熟人圈里赫赫有名,小小粽子当然不在话下。妈妈还是个完美主义者,她包的粽子不仅好吃,还要美观,个个都当作精品打造。前不久,好朋友阿云专程从北京来柳,拜我妈妈为师,说是学习包粽子的技艺,回北京卖粽子。据说,阿云学成回京后,做出来的粽子特别受欢迎,女儿的同学、朋友吃了赞不绝口;后来,做了30个,被女儿全部带走了。
才学了一天,就修成正果了?对此,认识阿云的朋友们表示不信。不过,我倒是相信名师出高徒!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物质条件较为贫乏,不像现在市场上有粽叶卖有糯米卖。为了让孩子们吃上节日粽子,妈妈要上山去摘竹叶,要步行十几里地去集市买糯米。只不过那时我们小,我们只知道粽子好吃,并不能体会妈妈深厚而精致的母爱。
现在,虽然吃粽子很容易了,超市有卖,也有专门做粽子的小店,但每年端午节,妈妈仍然把包粽子当作大事来办,早早就运筹帷幄,准备材料。因为她知道,她的孩子们都只认她包的粽子。
“最好吃的粽子”叫“闺蜜牌”
■讲述者:瓶子(公务员,70后)
我的闺蜜XS心灵手巧,贤惠贴心,所以,我们这些闺蜜都叫她“熊蜜蜜”,寓意亲密、甜蜜。
其实我以前是会包粽子的,就是因为有了“熊蜜蜜”,我懒得包了。因为知道她肯定会包好送来,而且,说实在的,她包的粽子还真是好吃——这是公认的!这不,前两天,她就把做好的肉粽和玉米粽,按人头每家一人两个(不同品种)分好、装好,而且还细心地将玉米粽和肉粽用拴红线分开标注。遗憾的是,她明明是想把今年的创新品种玉米粽拴上红线,结果搞反了。闺蜜们满怀希望地吃完拴红线的粽子,也没发现一粒玉米。哈哈,被闺蜜们好一阵奚落。
我觉得最好吃的粽子,就是“熊蜜蜜”亲手做的。不仅因为从食材到粽叶她都精心挑选,更重要的是,她把友情包在了粽子里;而我们,也能从众多粽子中,独爱这“闺蜜牌”粽子。
“最好吃的粽子”是“爱心粽”
■讲述者:曾红华(西江社区居民 50后)
由于老伴去世,儿子又有精神疾病,我对于节日经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过好在有社区的“天使儿女”志愿者,他们就像我的儿女一样,每年端午节都会陪我过节——或是邀请我一起包粽子,或者亲自送粽子上门。
端午节前几天,鱼峰区麒麟街道西江社区的办公室内,很热闹很温馨。社区邀请了我,以及一些热心居民、社区的“天使儿女”志愿者们一起包粽子。浸米、煮粽叶、腌肉、泡绿豆……活动现场,大家一起准备这个温情的活动。当天,志愿者纷纷放下自己手头的事,一大早就来到社区参与了这个满是温情的活动。活动结束后,大家还将亲手包的粽子送到社区的一些高龄、独居老人和一些计生特殊家庭家中,我也没被他们落下,当天收获了一大袋“爱心粽”。
端午节来临,对于我这样的计生特殊家庭来说,孤独感比较强。所幸的是,每年社区都会在这有意义的节日里举行和“天使儿女”志愿者一起包粽子、送粽子、吃粽子的活动,让我能感受到温暖,也感受到节日的那份热闹。我觉得,我每年收到的已不仅仅是粽子,而是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新闻推荐
比赛现场○○记者吴祉婧晚报讯昨天下午,“锦绣杯”首届全国青少年舞蹈大赛(下简称“舞蹈大赛”)柳州赛区启动仪式在柳南万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