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起手机扫描二维码,可以扫码吃粉、乘坐公交车,甚至是买把青菜、去趟厕所,都可以扫码付款。在柳州,不少市民调侃:二维码时代,网上交易成新宠,现金却被打进了冷宫。
这无疑已是席卷中国的数字经济浪潮。4月22日,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发布的《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报告(2017年)》中提到,2017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27.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3%,占GDP的比重达到32.9%。数字经济,已然爆发出磅礴的力量。
数字经济浪潮中,柳州市发展情况如何?存在的短板有哪些?不少企业家代表及部门有话要说……
各自为政 成为发展瓶颈
“柳州市的互联网企业相对大城市本身就少,而一些孵化器里的企业,更是缺少关联性,无法抱团取暖。而柳州一些高校教授的技术,也存在与本地产业不对口等问题。”作为带着情怀回家乡龙城创业的80后,市冰冻光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宇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政策关怀。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也认为,如何集中财力建设一批创新研发基地、创新服务平台,引进培养一批高层次信息技术人才,是柳州市数字经济发展突破瓶颈的关键。
希望企业的科研产品和最新技术,能够得到政府更多的支持,打通在本地落地推广的渠道,这是不少企业反映较多的问题。“数字产业中的企业大部分是新兴企业、小微企业,项目的研发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和资金,风险也比较大。如果研发成果能在本地顺利落地,便可增加与外地尤其是北上广同类公司的竞争力。”柳州智视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陆晓说。
创新发展 才能寻求突破
实际上,抢滩数字风口,柳州有一定的基础:全市信息化整体水平处于广西乃至西部地区领先地位,先后被确定为国家信息化试点城市和全国制造业信息化重点城市、广西首个“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试验区、国家第二批“两化”融合试验区等称号。
“探索创新驱动的数字经济建设模式,将是柳州市加速抢占数字经济新高地的突破口。” 5月2日,记者在自治区调研组来柳开展数字经济发展情况专题调研会上,从柳州市数字经济发展总体情况汇报材料里得到的信息。
市发改委负责人介绍,围绕个人、企业、政府、资源四个主体的需求,柳州市将在信息化统筹建设、一体化社会服务模式、产城功能融合模式、社会治理模式、资源管理和利用模式以及智慧城市信息安全保障模式6个方面加以创新,“以创新信息化统筹建设为例,要做到基础设施集约共用,势必要逐步打通智慧城市建设机制体制障碍,搭建互通互联的基础设施,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集约共享,打造‘互连\’柳州。”
针对企业较为关心的技术、人才等问题,柳州市也有了相应的对策,如围绕新型产业体系、智慧的创新环境、互联网+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通过重大工程、重大应用催生技术创新及运用智慧化手段推进消费模式变革,提升全程全域创新活力和信息消费能力等。
本报记者 梁莎莎
荣瑶 报道摄影
新闻推荐
市园林科研所露塘苗木基地育苗面积约400亩,每年生产绿化苗木3万多株,在苗木生产过程中水分管理是一大难题。为了降耗提质增效,近日,柳州市园林科学研究所创新苗圃经营手段,大力推广滴灌技术。在新种植...
柳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柳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