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柳州讯(记者/毛梓林通讯员/覃丽梅)“茫茫人海能相聚,缘定今生做夫妻,互敬互让才安逸,和谐健康是第一。”日前,在柳州市鱼峰区法院人民调解员工作室内,人民调解员黄炜生看到正在调解的离婚案件双方当事人出现了调和的转机,即兴唱起了一段自编的山歌,让当事人深受触动。丈夫真诚地说了一句“对不起”,夫妻俩相拥而泣,互相谅解。据了解,该法院积极探索接地气诉前调解,实现了人民调解与诉讼调解无缝对接,最大限度地将民商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
该院调解员拥有多年在社区的调解经验,他们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调解方法:让当事人反复将心中的各种不满、怨气通过诉说发泄出来,辨别较为客观的说法和事实后,站在当事人角度思考问题,找出争议焦点所在,了解双方做得合理与不合理的地方,以理服人。同时在调解过程掌握当事人的底线和诉求,根据诉求劝说双方让步。
根据所辖区域家庭矛盾隐患多、人民调解员资源丰富等特点,该院在诉调对接中心建人民调解员工作室,引入具有丰富经验的社区调解员协助法官进驻调解,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山歌缓解现场气氛,丰富调解方式,有助于将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促进社会和谐。
新闻推荐
网上传来的“滨江普惠”贷款合同(正面)。受害人提供今报记者钟华4月9日,柳州市民吴女士在本报记者的帮助下,终于与上海滨江普惠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取得了联系,证实她之前在网上遇到的是冒充该...
柳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柳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