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笔者来到中平镇多福村委苏村屯“阳光助残扶贫基地”小蚕共育室。只见技术人员有的在给小蚕投放桑叶,有的在用电动切桑机切桑叶,有的在给眠蚕撒药,一片繁忙景象。
“今年有40人在基地务工,其中有部分人员来自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家庭。到目前为止,基地已发放3000张合格商品小蚕给蚕农。”采访中,基地负责人韦文胜告诉笔者。
韦文胜是来宾市“养蚕大王”,他于2005年开始从事小蚕共育工作。2013年与象州县残联合作创办“阳光助残扶贫基地”。几年来,基地累计投资800多万元,建有22间蚕房,2间高温消毒室,有7000多个蚕匾,面积超6000平方米,桑园面积达到400亩,每批可共育小蚕2000多张,年产两万多张优质小蚕,共育规模为全县之首。
目前,象州县中平、大乐、妙皇等七个乡镇的许多农民跟韦文胜订购小蚕,并在他的指导下靠养蚕走上了致富路,甚至连柳州市鹿寨县的村民也过来买小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基地创办以来已有500多名残疾贫困户获益,至少为每位扶贫对象带来经济收入1万元,有些扶贫对象还成为了当地的养蚕能手。“这个阳光助残扶贫基地太方便了,今天我来取9张蚕回村,其中1张是自己养的,另外8张是帮村里一些不方便的贫困蚕农取的。”在基地里,来自罗秀镇军田村的蚕农韦信斌对笔者说。
“这确实是一个实实在在看得见的扶贫项目。”韦文胜介绍说,由于小蚕都是经基地技术人员喂养10多天后发给扶贫对象,扶贫对象再养半个月左右就可以卖茧,见效快,扶贫对象积极性也高。
此外,由于扶贫对象都是贫困残疾人,基地还特地把小蚕送到他们家里,并免费提供种桑养蚕的技术,当扶贫对象在养蚕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只要拨打发放卡上的电话就能得到满意的答复,让贫困残疾人家庭真切地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爱,充分发挥了“阳光扶贫基地”的脱贫示范和带动作用。
去年,“阳光助残扶贫基地”共育商品小蚕1.4万多张,年产值达490万元。由于韦文胜一直以来用无私奉献的精神,全力帮助贫困残疾人排忧解难、改善生活、融入社会,用实际行动倡导文明进步和互助友爱的社会新风,得到了社会的好评,被评为全区扶残助残先进个人。□黄隆天 吴永才
新闻推荐
杨继强“在选果场干活,5个月的售果期可获得两万元收入,既能赚钱,又能照顾家里,比外出务工强多了。”近日,在鹿寨县平山镇精准脱贫就业点鹿成水果专业合作社干活的贫困户罗翠金说。平山镇以柑桔为主的...
鹿寨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鹿寨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