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寨沙镇拉庙村长枧屯的小路上,绿树成荫,村庄整洁;村头小公园里,老人闲聊,儿童嬉戏;洗衣台上,妇女边洗边说笑……一幅人居和谐的画卷在眼前慢慢展开。
村民自治成效好
“我们搞‘清洁乡村 ’有一段时间了,镇里给我们配备了垃圾车,驻村工作队为我们建了垃圾焚烧池,提供了建起通往垃圾焚烧池的道路所需的20吨水泥,我们要先行动起来,把这条路修好。”在该屯村民理事会上,负责人韦记生提出了倡议。
理事会的倡议得到了群众一致拥护,只有300多人的小村庄,仅1天内就筹集了1.2万元,顺利硬化了通往垃圾焚烧池的200米道路。
自2006年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村民自主建立理事会,其成员由村中德高望重的老人、党员、村民代表组成,通过召开群众会议、
公开村务等形式,让全体村民定期讨论、决定集体大事。
乡风文明建新村
“需要做公益事件时,80%的群众是支持我们的工作的,剩下20%‘硬骨头 ’就需要理事会逐个拿下。”韦记生说。村民理事会以实行签到制来组织群众开会、投工投劳,对不到场的群众,理事会成员晚上就会到他们家中,了解他们的想法疏导他们的思想。同时,理事会还有一个“舆论妙招”—— — 借清晨妇女们洗衣服时聊天的机会,理事会成员“无意中”透露出谁家没来开会、没投工投劳的消息,能使偷懒者“开会”勤快起来。
有了村民理事会的协调促进,该屯的新农村建设开展得如火如荼。
目前,该屯已建好环屯水泥路1.3公里,村内道路硬化率达到100%,安装路灯26盏,全屯都用上了自来 水,卫生厕所入户率达89%,沼气池入户率达65%……
富民强村腰杆硬
在产业发展上,该屯根据人多地少的实际,把产值高、见效快的桑蚕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通过邀请县、镇专家到村里给蚕农培训,引进、推广“水帘低温增湿小蚕共育标准化”、方格簇和省力化蚕台等先进技术及桑树新品种等措施,如今桑蚕人均收入超过4000元。
如今,长枧屯村民富裕起来了,90%以上的群众住进了楼房。组建多年的保洁队,每半个月对公共场所进行集中清扫,家家户户庭院整洁。村民还经常自发在小公园里栽花种树,参天古树及长枧瀑布得到充分保护。
图一:妇女在小溪边洗衣服。
图二:在游泳池边建设观光台。
日报通讯员李妹园报道摄影
新闻推荐
9月12日,2013年湘黔桂三省(区)“华海木业杯”乒乓球邀请赛在融安县文体中心开赛,来自省内外17个县(市)约300人参加了比赛。这次旨在增进友谊、推动兄弟县市交流合作的乒乓球邀请赛,是由政协融安县委员会...
鹿寨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鹿寨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