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消息(通讯员杨继强)落户在鹿寨镇新村大湖屯的鹿寨县四季菌业发展有限公司,变废为宝,利用农民丢弃的桑枝和甘蔗渣制成粉来栽培竹荪,亩产达1250公斤至1500公斤,亩产值高达2万元,每亩纯收入5000元至10000元,经济效益显著。
竹荪又称“真菌之花”“植物鸡”等,名列“四珍”(竹荪、猴头、香菇、银耳)之首,其鲜品形态犹如一个穿纱裙的姑娘,堪称“菌中皇后”。竹荪不仅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且具有延长汤羹等食品的存放时间,保持菜肴鲜味不腐不馊的奇特功能。
据该公司总经理李宗付介绍,栽培竹荪简单易行,桑枝、甘蔗渣、玉米秆、花生藤(壳)等均可做成原料,只要将其制成粉状就能在桑树、果树下栽培,竹荪春夏秋季均生产,适合普通农户种植。
据了解,鹿寨县种有19467公顷糖料蔗、11333公顷桑园、4000公顷玉米、3333多公顷花生,其甘蔗皮、桑枝、玉米秆、花生藤(壳)等被一把火烧掉或随意丢弃,既影响田园清洁,又浪费了栽培竹荪的资源。现在四季菌业公司除了在该屯建成竹荪生产加工基地,还在鹿寨镇明宏葡萄园、陶有团蜜桔园进行示范种植,均获成功。
该公司计划明年在四排乡、寨沙镇、黄冕乡和鹿寨镇各建立6.7公顷的示范基地,由公司提供菌种给农民种植,并对种出的竹荪实行保底价全部收购。
新闻推荐
日报消息(通讯员杨继强、韦鹏)建成5年的西岸电站终于在今年5月20日蓄水发电;因矛盾纠纷影响工程进度的阳鹿高速公路项目得到顺利推进;因极少数人组织村民扣押施工机械、施工车辆和施工材料影响工程建...
鹿寨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鹿寨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