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柳州 今日柳江 今日柳城 今日鹿寨 今日融安 今日融水 今日三江
地方网 > 广西 > 柳州市 > 今日柳江 > 正文

借钱见人心 还钱见人品? “借钱还钱”引出的社会诚信话题

来源:南国今报 2019-06-10 18:06   https://www.yybnet.net/

6月1日下午,女子阿晴在大雨中长跪不起,以归还10年前向姑姑借的一万余元。警方供图

今报记者廖艳明黄远来岑琴实习生谢基铭通讯员黄秀娟策划:陶海华刘山统筹:刘山

6月2日,南国今报4版报道了柳州一名女子为归还10年前欠款,雨中跪求债主现身的新闻,引发网友点赞。

俗话说:借钱看信任,还钱看人品。借钱与还钱之间,不仅存在法律义务关系,亦折射出社会诚信现实。

即日起,南国今报推出全媒体大型报道,讲述你我身边诚信故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人们领悟到信守诺言带来的涓涓暖流。

新闻追踪:

姑姑仍未收下还款

6月1日,柳州市华庭苑小区的保安欧学盛值班,目睹了女子阿晴(化名)跪在小区门口的全过程。6月6日,他向记者回忆了事件发生的经过。

当时天正下着雨,正在巡逻的欧学盛看到,一名女子跪在小区门口的物业服务中心门口。见她跪着不起,衣服全部淋湿了,他立即上前,拿着一把伞给她挡雨。这女子还带着一名四五岁的孩子,裤子也湿了,他赶紧把孩子叫到一旁的屋檐下玩耍。

欧学盛询问得知,这女子是来小区寻找自己的姑姑,称要还钱给姑姑。路过的居民见状也纷纷来劝说,但她说什么也不肯起来,说“要用诚心感动姑姑”,让姑姑出现,把钱还上。

欧学盛居住在小区多年,又做了3年保安,当女子说出她姑姑的名字,欧学盛和其他居民都表示没有听说过,于是报警。随后,在民警帮助下,这名叫阿晴的女子见到了姑父,亲人团聚。

6月6日,记者见到当事女子阿晴,得知她家住柳江区穿山镇,自己在镇上开有一家服装店。阿晴表示,当天民警帮她找到了姑父后,她想把钱还给姑姑、姑父,没想到两人还是没有接受她的还款。

网友评论:

借钱见人心,还钱见人品

女子阿晴大雨中长跪不起,只求姑姑现身,以归还10年前欠下的1万余元。这则发生在柳州人身边的新闻,感动了无数读者、网友。大家纷纷留言,有的为阿晴的举动点赞,有的讲述了自己借钱被骗的经历,更多网友谴责哪些不讲诚信、借钱不还的“老赖”……

网友“夜静兰”:当今社会最稀缺的就是诚信,那女子雨中跪地求还钱的举动,在当下犹如一股清流,让我不得不为其竖起大拇指。

网友“莫干山枫”:“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这曾是中国人基本的道德底线。但在诚信缺失的今天,欠债不还却成了十分普遍的现象:有的好朋友之间因为欠债不还反目成仇;有的人“挂账”大吃大喝,事后却百般推诿拒不兑现,还有人做生意亏欠之后,干脆东躲西藏,玩“失踪”做“老赖”。

网友“旬邑”:借钱和还钱完全是两副面孔,可同样是一个人,实在有些可笑和讽刺。真是借钱见人心,还钱见人品。

身边故事:3000元借了18年都未还

当下,说起“借钱容易,要账难”,相信大多数人都有切身体会。柳州市民贺先生更是感受颇深。

“我借给五六个朋友共计20万元,到现在还未收回来,借得最久的有18年了。”贺先生向记者介绍说,每次他向债主要账,他们都会一拖再拖,有的甚至将其拉进黑名单。如何要回这20万元,让他颇为头疼。

贺说,2001年,老家的邻居称小孩要摆满月酒,由于手头紧,向他借了3000元,并保证办完满月酒后,用请酒所得红包还钱。不过,办完酒后,邻居丝毫不提还钱的事,每次问起什么时候还钱,邻居总以“手头不宽裕,等有钱了再还”推托。而这一拖就是18年。如今,邻居的小孩都已成年并到广东打工了,钱还是没还上。

2001年,贺还借给同学3000元结婚办彩礼。如今,同学都生了三个小孩并已长大成人,但分文未还,也丝毫不提还钱之事。

“那时,一名乡镇老师的月工资才500元;如今,物价都翻了好几倍。”贺说,他并不希望邻居能按照当今物价还他钱,只希望能如数归还血汗钱就好。

对方欠债不还,让贺苦恼郁闷。而更让他郁闷的是,有的欠债人竟把他拉入黑名单,人都无法联系得上。

这些年,贺还陆续借给亲戚、朋友多笔钱款。他说,由于关系比较熟,当时借钱出去时,都没有写字条,如今很多人都不认账了,“借钱真是要看对方人品,最好还是写个借条,以免对方赖账”。

身边故事:守信才能换取别人尊重

虽说这年头欠债不还现象成风,不过还是有不少人坚守诚信,成为一股清流。柳州一家事业单位职工林先生,为买房先后向单位领导、同事借钱,并如约还清了钱款。

阿林2004年大学毕业,由于家在外地,在柳州参加工作后,家里一直都希望他在柳州买房。虽然当时房价很便宜,他看上的那套房首付只需3.2万,但是刚工作不久的他却拿不出这笔钱。

“单位同事了解到我的情况后,就鼓励我借钱买房,并对我说,单位里的兄弟姐妹都可以借给我。”阿林说,听到同事这句话后,他就私下询问了好几个同事和领导,结果大家说都愿意借给他,而且还不用写字条。

不过阿林并没有听从同事的建议,执意给每个借钱的领导同事写个借条。阿林说,写了借条让他心安,而且更有动力还钱。之后,阿林将借款人和款项每一笔都记在笔记本里,而且做好每个月的还款计划,根据实际情况按期还款。

由于阿林诚实守信,同事、朋友都信赖他。阿林说,在我们有困难的时候,能借钱给你的都是真朋友、好朋友、知心的朋友。守信才能换取别人对你的尊重,困难时更容易获得别人的支持与帮助。

观点碰撞:钱,该不该借

如果有人问你借钱,你会借吗?日前,记者在柳州街头进行的随机采访中发现,借钱这事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大到买房买车,小到救急过渡,几乎每个人都有资金紧张需要周转的时候。而钱该不该借?这个问题真是见仁见智,更重要的是见人心。

观点1:看对方“信用等级”

34岁的王先生说,他曾借钱给朋友。当朋友问他借钱时,他会看看对方是什么人,有没有偿还能力。如果偿还能力比较弱但平时关系不错,那他也会考虑考虑。

王说,如果对方跟他借1万元,他会根据对方在自己心里的“信用等级”来计算可借的数额,“对方经济实力强,人品好,那么等级就高,1万也可以借”;如果对方经济实力弱,等级不高,他就会降低额度,借个两千三千,甚至做好对方还不起的心理预期。

46岁的刘女士也借过钱给比较亲近的亲戚,她很少会借钱给不是亲戚的人,因为不好意思去催账。刘说,亲戚之间借钱多是买房时需要帮忙,所以数额比较大,亲近的亲戚来往多,关系比较好,大家借钱也是有来有往,借出去不用催也会主动还钱,所以比较放心。

那么,怎么来判断借钱人的偿还能力呢?几位市民表示,首先要看自己是不是认识对方的父母,大概知道对方的家庭情况;其次,就是看看对方的工作单位,工作单位是国企还是私企,收入情况如何;然后,再看一下对方的生活环境和消费水平等等,这些都是参考要素。

观点2:借钱不还,“好朋友”翻脸

不过,也有人对此持不同看法。市民廖女士就表示有时真是“人不可貌相”,廖女士在2008年读大学时,就借过500元给关系要好的女同学“救急”。这位女同学不仅和廖女士高中同班,而且都是老乡;女同学家里经营小家电超市,平时经济条件很好,并不缺钱。

她后来数次催问女同学还钱,但每次对方都左右顾而言他,催得急了曾还过200元,后来就没有下文了。廖觉得很郁闷,如果说因为经济条件不好也就罢了,但这位女同学后来自己开了乐器培训班,平时穿戴也是光鲜亮丽,应该不差这300元,但就是不还钱。这样的“好朋友”也只能当没有了。

观点3:借钱这种事,要学会拒绝

44岁的王先生也说,他从不借钱给朋友,因为他曾借过一次钱给朋友,几年了对方都没有要还的意思,后来还是他老婆出马找上门去,对方才还了钱。

王先生说,借钱这种事如果不想伤及朋友情谊,还是要学会拒绝,因为自己本身经济条件一般,没有多少钱可以出借;其次,借出去的钱要不回,自己更难受。与其如此,不如干脆不借,这样大家都轻松。刚开始有朋友来借钱,自己拒绝时也不好意思,但拒绝的次数多了,大家都知道自己不会借钱,这种麻烦也就少了。1

新闻推荐

龙城的容颜岂容他们玷污 市环卫处原主任苏庆、原副主任潘志锋违纪违法案例剖析

环卫部门肩负着为城市“美容”的重任,如果这个部门的领导干部作风不正、为官不廉,城市的容颜还能继续保持靓丽吗?2017年7月,...

柳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柳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借钱见人心 还钱见人品? “借钱还钱”引出的社会诚信话题)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