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新闻 柳江新闻 柳城新闻 鹿寨新闻 融安新闻 融水新闻 三江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柳州市 > 柳江新闻 > 正文

村美民富入画来

来源:柳州日报 2019-02-27 10:01   https://www.yybnet.net/

走进百朋镇高田屯,一条清澈的溪水绕村而过,静谧和谐,道路两旁弃用的农耕用具、断瓦、残石及日常家居生活器具在花花草草的点缀下,以古朴优雅的姿态迎八方来客,掩映在翠竹中的古屋,更是为这幅“高田水墨画”增添了浓厚底蕴,大有“山深人不觉,全村同在画中居”的意境。

村规民约转民风

在高田屯,如果说“水墨画”是静止的,那么老百姓自觉行为则是鲜活的。“隔壁村被评为‘绿色村屯’对我们的触动太大了。”村民小组长覃炳雷告诉笔者,各方面条件都差不多、相隔数百米的塘边屯能摘得美丽乡村荣誉,他们开始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建设自己的家园。“我们要建设一个怎样的村庄?”“我们怎样才能建设自己想要的村庄?”在有序完成组织召开骨干动员会、村民大会,成立了村民理事会,筹集保洁经费,聘请保洁员等基本动作的基础上,大家决定从提升完善村规民约入手。原来的村规民约没能体现高田的特点,而且操作性不强,于是大家决定重新组织讨论一个高田版的村规民约,对村规民约内容进行了梳理,从基本的饲养鸡鸭如何管理等生活琐事到如何教育孩童孝敬长者,从如何在村里开车到与路人打招呼,从污水在现有条件下如何处置到商议好如何办理红白喜事酒席都囊括在内,把契约精神嵌进村规民约中,从“门前三包”做起,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村小组与全屯92户签订“门前三包”环保契约,做到有“约”必依。覃炳雷介绍,刚开始,大家还定期督查考评,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和修改完善,大家从实践中感受到“我的事情我做主、我的村庄我建设、我的家园我爱护”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在不断地实践中,高田迅速实现美丽蜕变,原来杂乱的器具变成了景点,那些闲置的盆盆罐罐变成了花盆,那些堆满杂物的小地块变成了“微菜园”。村规民约已经不仅仅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的文字,而是实实在在变成村民的自觉行动,变成每个高田人真真切切的内心愿望。

焕然一新展气质

“全屯的每一株树苗,每一束小花,都是村民一点一滴亲手栽培。”高田屯媳妇郑靖玲告诉笔者,在高田籍在职干部的带领下,组织了在外工作创业人员和村里的骨干,成立理事会,统筹管理建设全屯风貌提升项目。“仅环屯水泥路我们屯就自筹了13万元。”“所有的花卉苗木是由在园林单位工作的覃启仁负责。”据村民们介绍,在风貌提升过程中,在职干部和村民做到“里应外合”,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还巧妙利用废物制作成装饰品,把整理出来的空闲地因地制宜种上各种时令蔬菜,全屯风貌焕然一新。

“这根丝麻绳是我家以前用来吊米上楼的,已有近百年历史。”在村史馆里,村民韦传居指着粗粗的绳子自豪地说。在整治村庄环境的过程中,大家总感觉还缺少点什么似的,特别是对清理出来的一些废旧生活生产用具,乡亲对这些老物件怀有特殊感情舍不得丢弃,各自放在庭院里又不是那么妥帖,于是理事会商议建一个村史馆。在柳江区妇联工作的覃秋云了解情况后,就主动把自家祖屋借让出来作为临时村史馆,解决了村史馆的用房问题。同时理事会把每一件物品进行登记和编号,还精心制作了小挂牌,标注好物件的名称、用途和捐献人姓名。经过认真收集整理,馆中藏品达200多件,每件藏品都是村民自发捐献,藏品有农具、家具、玩具、古董、生活用品。还创新打造出“二十四节气”巷和“知青”巷。这些老物件和主题巷留住了高田的乡愁和村史,展示优秀农耕文化和本村的文化底蕴。

走进高田屯,感觉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在向人们展示高田人的幸福感,村民们用他们淳厚朴实、善良豁达的精神,感染着所有慕名而来的游客。

本报通讯员何木

新闻推荐

冲动惹了祸

日报消息(通讯员周敏华)俗话说:“冲动是魔鬼。”在人与人的相处中,难免会有摩擦,这时候如果双方都能退让一步,也就大事化小小事...

柳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柳江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村美民富入画来)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