蔗农与企业负责人查看甘蔗生长状况。
8月17日,甘蔗进入田间管理时节,柳城县大埔镇六休村的甘蔗长势喜人,蔗农刘军列望着眼前新扩种的10多亩甘蔗地喜上眉梢,他说:“今年签了订单合同,价格透明稳定,每吨甘蔗卖到520元,年利润就有5万多元,收入有增加。”今年虽遭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但柳城县甘蔗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蔗农信心很足。
2019年,广西全面放开蔗区管理,让蔗农与企业直接签署订单合同,政府从价格制定方变成了监督与服务方。一个转变,糖业被引向了市场经济,以开放的姿态赢取未来。
手“放开”支持糖业健康发展
柳州市作为广西最大的甘蔗主产区之一,过去常将买卖双方捆绑在一起,糖厂只能到对应蔗区收购糖料蔗,并根据政府制定的收购价格支付蔗款。
自去年自治区发布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糖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后,蔗农在每年种下甘蔗之初,就与糖厂签订购销合同,收购价由双方协商确定,甘蔗购销的体制变化,对政府管理与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适应新变化、新形势,柳城县大胆创新,在全市率先推行规范化订单农业。而此时,今年的糖料蔗订单合同签订工作已近尾声,广西凤糖生化股份有限公司柳城糖厂的工作人员正抓紧时间登录广西糖料蔗购销合同管理系统再次核对蔗农姓名、种植面积、种植品种等信息,方便政府进行下步的信息备案工作。“我们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县糖业、农业、公安等15个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花费2个多月的时间,按照‘厂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户’的目标,与农民签订协议,并且实行一年一签,有效降低了市场对甘蔗收购价格的影响,助农稳定增收。”柳城县糖业发展服务中心办公室主任蓝新源介绍。
与蔗农完成合同签订后,为核准信息、管好市场秩序,柳城县还成立了督查组,对各乡镇的糖料蔗订单合同签订工作进行督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由政府审核把关合同签订质量,防止蔗农出现“一地多签”“一户多签”等现象;建立糖料蔗购销市场信用“红黑名单”制度,加强对企业失信行为的行政性、市场性、行业性和社会性约束和惩戒等,用订单农业把稳产业发展方向,进行资源整合,盘活市场。
随后,订单农业模式在全市推广,全市现已完成糖料蔗订单合同签订工作,共签订订单合同面积104.25万亩,签订率达99.67%,已签订核准备案合同17479份,涉及农户74559户。
心“开放”激发产业变中求进
改革的号角吹响,依托订单农业模式的运用,全市糖业产业迎来新气象。
柳城县、鹿寨县、柳江区主产县区“双高”基地建设不断完善,连片种植的甘蔗按照无公害基地标准对甘蔗统一种植、统一供应、统一管理;良种繁育推广取得成效,桂柳05136、桂柳二号、桂糖42号等良种甘蔗面积达103.01万亩,占总面积的98.80%,基本实现种植良种化;糖料蔗生产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甘蔗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2%,比去年同比增长5%。
“实行订单农业后,给企业带来最直观的变化就是资源调配合理,对甘蔗改扩种、蔗区道路维修、机械耕地等方面的投入更多,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均有所提升。”广西凤糖生化股份有限公司柳城糖厂厂长助理盘宗柠说,各个企业均在竞相开放、加快发展的形势之下,做好服务工作提升竞争力,否则终将被市场淘汰。
体制改革,蔗区放开,让企业主动加强精细化管理,向科学生产要效率,同时也让甘蔗全产业链更加完善,提升加工能力。
广西凤糖柳城生态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柳城生态肥公司)的工人们在给机器做检修与维护,总经理覃有波介绍,这是在为公司走市场化生产做准备,因为推行农业订单是糖业产业的一次提档升级,作为其中一环必须变中求进。
2019年开始,柳城生态肥公司连续推出了油茶肥、青贮饲料等产品,不仅不断丰富产品种类,提高产品附加值,为三江侗族自治县等贫困地区发展油茶、茶叶等产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农用物资,还依托种蔗、蔗料丰富,科研技术实力雄厚等优势,引导蔗农收集秸秆出售增加收入,为全区推广蔗叶综合利用新模式打下了坚实基础。 (覃珩文/图)
新闻推荐
就餐烫伤嘴 男子获赔偿 商家道歉并支付治疗费36.9元,退回用餐费64元
今报柳州讯(记者廖艳明通讯员赖春梁保)很多市民都有吃东西不小心被烫的经历。8月16日,记者从柳城县市场监管局获悉,柳城一名...
柳城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柳城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