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组建“助农增收 、企业发展 、科技兴农 、清洁乡村 、基层组织 、城乡治理 、文化惠民 、窗口行业”8支服务队,是柳城县在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一个漂亮的“自选动作”。近几个月,队员们活动在各乡镇村屯 、各企业生产车间,以实际行动让群众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为民 、务实 、清廉”的活动主旨。即日起,本版特别推出“柳城县‘八大服务队 ’服务基层一线走笔”系列报道。
5月28日,古砦仫佬族乡民族广场。
“我家养的10多头鲁西黄牛,料又吃得多,但每头牛都没精打采病怏怏的,都喂了两三个月了,没见长大,还缩水了,怎么办?”农户老卖愁眉苦脸地向柳城县科技兴农服务队诉说着自己的困惑。队员们一边询问情况,一边用笔快速地在备忘录中记录下他的姓名、电话、反映情况等内容。随后,两个畜牧水产养殖方面的专家到老卖家“把脉送诊”。
助农增收服务队和科技兴农服务队,主要为种植户、种桑养蚕、猪牛羊鱼等畜牧水产养殖户提供服务。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进村入户到田头,开展农业生产技能、农产品质量安全、良种良法、畜牧水产特色养殖等方面的培训和宣传,帮助农民解决种养的科技需求和实际问题。
每隔一段时间,队员们还会主动联系备忘录里的农户。
“嗯,吃了发酵过的草料,牛精神点了,也开始长肉了啵。”一周后,老卖家里的牛恢复了长势。
迄今为止,柳城县助农增收、科技兴农服务队已组织全县1000多名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咨询和服务累计120余次,受益群众3万多人。
“现在,依托助农增收服务队和科技兴农服务队,我们更注 重群众的需求,加大对特色种养产业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助农增收。”柳城县分管领导介绍说。
依托服务队平台,目前,柳城县已在8个乡镇建设12个优质高产高糖糖料蔗示范基,创建古砦仫佬族乡无公害优质米基地、大埔镇青花梨基地。帮助农民完成机械耕作,特色种养获得发展,传统优势产业也有新突破。
日报通讯员雷昕龙建芬
新闻推荐
“南词”“滩簧”的文场演唱,“零零落”“嗨嗨荷”的彩调表演,以及说唱道情的渔鼓等,这些柳州方言的“广西非遗”文化,由20多位退休老人组成的柳州“文·彩”曲艺队,传唱得声情并茂。他们常年行唱于北...
柳城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柳城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