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消息(记者兰天、通讯员黄蓁)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提供有力支撑,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已成为农技推广的生力军。今年以来,柳州市农业部门探索开展的多元化农业技术服务,逐步形成农技推广服务的这三支力量,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 、农业增效。
“农民想要学到农业技术,足不出户就可以达成心愿。”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柳州市以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项目为依托,破解农技推广“网破 、线断 、人散”难题,逐步建立并完善覆盖全市的市—县—乡扎根本地的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成为全市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力 量。农技推广服务成效明显,今年春耕春种开局良好。
4月30日,在国家甘蔗产业技术体系出版的2014年第1期工作简报中刊登了由柳城县甘蔗研究中心选育的甘蔗新品系——“柳城05/136”通过了全国甘蔗品种鉴定委员会的鉴定,定名为“桂柳05136”。不仅如此,还有更多的农技新成果都来自柳州市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
近年来,市农科所 、柳城县甘蔗研究所等科研部门不断加大科技成果研发与推广应用力度,加大力度示范推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柳丰香粘常规稻 、糯玉米新品种柳糯9号 、柳糯10号,甘蔗新品种桂柳1号 、桂柳2号 、柳糖1号,花生新品种柳花1号等农作物新品 种。同时,柳州市还加强与市内外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与安徽农业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 、中国茶叶科学研究所 、武汉市蔬菜研究所等一批高校和科研院所签订了合作协议。
农技推广需要强有力的载体才能发挥最大效应。从去年起,柳州市重点扶持成长潜力较大的10家农业企业,这些农业企业通过建立基地 、订单农业等方式,为农民提供新品种 、新技术 、新机具 、新农资等服务。目前,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发展1116家,入社农户2.4万户。合作社通过开展技术指导 、技能培训 、生产资料采购与经营 、产品销售等为农民提供统一服务。
“三支力量”推动农业发展作用初显,数据显示,截至4月底,柳州市粮食 、甘蔗 、蔬菜 、水果 、桑蚕 、茶叶六大主导产业,除因蔗价下降甘蔗面积有所下降外,其他五大产业春种实现“三增二稳”。水果 、桑蚕较快增长。新种水果10.21万亩(约0.68万公顷),全市果园面积将达到86万亩(约5.73万公顷),增长13.4%;桑园新种2.57万亩(约0.17万公顷),全市桑园面积预计突破50万亩(约3.33万公顷),增长5.4%。茶园面积19.54万亩(约1.3万公顷),比上年增加6400亩(约426.67公顷),现春茶已开采15.5万亩(约1.03万公顷)。水稻 、蔬菜稳定,早稻播种面积97万亩(约6.47万公顷);蔬菜播种面积40.29万亩(2.686万公顷)。
新闻推荐
美丽的朝霞托起了骄阳,五月的繁华竞艳吐芳。离“六一”国际儿童节还有好几天,柳城县教育界就以推动素质教育发展、展示素质教育成果、搭建学校素质教育互动交流平台为推手,精心筹划,组织开展了一系列...
柳城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柳城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