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消息(通讯员陈圆媛、盘练)人们把“工作在农村,住宿在城镇”的党政干部戏称为“走读干部”。今年3月,自治区发文要求严明工作纪律,坚决纠正基层领导干部“走读”问题。但是,仅发文件,靠相关部门明察暗访,是否就能使“走读”之风消遁呢?柳城县不少乡镇都拿出了自己的决心和方法,不仅管住干部的腿,还留住干部的心。
入夜,六塘镇的镇干部的“夜生活”开始了。这个“夜生活”,不是回到县城泡吧 、K歌,而是进村入户与村民开议事party。该镇 负责人介绍说:“镇里解决‘走读 ’干部问题不从常规出发,不是硬留,而是活用,把他们\‘留下来 ’的时间安排好,有了牵扯,自然不能一走了之。”该镇把所辖村屯分成多个片区,把镇干部分成8个工作组,由主要领导带队利用晚上的时间开展服务活动,新政策普及 、农业技术培训 、发展政策研讨 、慰问困难户都是活动内容。今年2月,工作组深入该镇拉燕村拉燕屯,了解到屯里甘蔗运输困难的情况。工作组成员立马着手解决,联系六塘糖厂,争取项目资金,开 议事会与村民商讨建设方案,监督工程进度。两个月后,拉燕屯有了一条甘蔗运输路,成功盘活不少土地,取得产业增效 、农民增收的好效益。
在柳城县,不仅是六塘镇有解决“走读”干部问题的好方法,其他乡镇也各显神通。马山乡依托“星期一夜校”这个党建平台,给干部开课学业务,给村民开课学技术,夜间活动充满学术气息;寨隆镇推出“夜读 、夜访 、夜议”三夜活动,囊括学习充电 、走访群众 、解决难题等众多内容,科学安排星期一至星期四的夜间生活;古砦仫佬族乡施行“书记夜访制度”,利用村民工作休息的时间差,察民意 、解民忧 、护民生……“我们在全县开展检查,发现各个乡镇都拿出了整治‘走读 ’干部的做法,而且这些做法不是用规定捆住干部,而是调动干部的积极性,让他们走进群众,不仅缩短干部与群众的物理距离,也让干部找到了工作的\‘根 ’。”县纪委负责人欣喜地说。
干部能扎根基层,工作作风自然有所转变。据统计,今年以来,柳城县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比上年 同期下降15.46%,公务接待费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7.63%,干部上班迟到早退,工作遥控指挥,晚上唱“空城计”的情况明显减少。同时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该县创新方式,推出“群众诉求工作站”“党员十五分钟服务圈”“八大服务队”等多项“自选动作”,为群众解决难题4600多个,争取项目资金和筹集资金共8500多万元,实施涉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生产等项目58个。
全县开始形成干事有动力 、办事有方法 、工作出成效的良好氛围。
新闻推荐
纵观当前形势,柳城要发展工业,其挑战确实不小。从自身而言,该县面临着经济总量较小、产业化程度不高、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等瓶颈;与其他县区相比,其在政策、资源、产业、区位等发展条件上也没有突出优势...
柳城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柳城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