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村入户,广交朋友,与农民兄弟同吃 、同住 、同劳动……从2012年4月至今年4月,廖维由团市委派驻到柳城县东泉镇对河村任党组织第一书记。廖维说,“只要在村里走着,总有人亲切地跟我打招呼‘廖书记好 ’,村里有2800多人,我不可能认识每一个人,但他们都认得我。”从派驻下基层开始,廖维就跟群众打成一片,帮他们找出村里存在的困难,实实在在地帮村民解决难题。
经过深入调研,廖维定下工作的近期和远期目标,比如把资助村中贫困学生 、硬化屯级路 、修缮村级水利设施作为帮扶的近期任务;把建立村集体经济项目 、 开展劳务输出工作 、发展特种养殖(种植) 、完善村屯道路建设 、完善文化设施 、改善教育环境 、发展年轻新党员等10大项目设定为帮扶工作的远期目标。
对河村曾是集体经济的“空壳村”,村委没有收入,无法为村民们办事。廖维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向上级部门汇报,经过一年的努力,争取到20万元经费起门面。现在,门面已经起好,已有商户预约租门面。廖维对记者说,门面起好租用后,村里集体经济有了固定的收入,对河村“集体经济空壳村”的帽子就可以摘掉了。
开展“美丽柳州·清洁乡村”活动,最重要的是改变村民的卫生意识。“以前,村民以为把路面上的树叶 、泥土 、泡沫 、塑料袋等扫到路边就叫清洁乡村。”一次,廖维组织村里的党员到市工业博物馆参观,在出口处,党员们抽起了烟,当工作人员制止他们时,他们迷惑地询问廖书记为什么不能吸烟?廖维讲清道理之后,还让他们摸摸地面,看看有没有灰尘。“我们的家里也要像这样,没有垃圾 、没有灰尘。”农民党员们这才明白,什么叫干净,什么叫清洁。在村里,廖维手把手地教大家,树叶 、泥土扫到路边就行了,但塑料袋 、玻璃 、泡沫等垃圾要集中起来进行无害化 处理。家里要收拾干净,地面要没有灰尘。村民们行动起来,各家各户打扫房前屋后,逐步有意识把垃圾进行分类和无害化处理。
派驻期间,廖维积极帮助农民致富增收,打造对河村特色农产品品牌。他联系八桂农网,为村民发布商品信息,解决果蔗滞销难题。还发展高附加值种植项目,在贫困户中推广金毛木耳种植,项目已覆盖村里30多户贫困户。为做好后续服务,廖维就金毛木耳项目销路 、渠道等信息与农网 、村两委进行深入磋商,着手写种植可行性报告。为开拓村民增收致富新渠道,改善对河村农业生产结构,廖维先后两次组织村干部和种养积极分子,到桂林平乐县考察大果山楂项目,与供苗商签订协议引进树苗,种植20亩大果山楂。
提起这个第一书记,村民们都会竖起大拇指:“廖书记真好,改变了村里的面貌。”两年多时间里,廖维争取到后盾单位团市委及有关单位 、企业及爱心人士的支持,组织村民修整完善各项基础设施,硬化屯级主干道;为对河小学改善教学环境,添置了校园广播系统 、电脑设备 、课桌椅,为从来没有电灯的学校安装了电灯,资助70多名贫困学生。
日报记者张晓军
新闻推荐
日报消息(通讯员盘练)5月7日,柳城县在召开纪念“五四”运动95周年暨建团92周年表彰大会上,为获得柳州市“五四红旗团委”称号、柳州市“五四红旗团支部(总支)称号及优秀青年颁发了荣誉证书,进一步弘扬“...
柳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柳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