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新闻 柳江新闻 柳城新闻 鹿寨新闻 融安新闻 融水新闻 三江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柳州市 > 柳城新闻 > 正文

掌好方向盘短板补上来

来源:柳州日报 2013-12-06 15:25   https://www.yybnet.net/

国内国际糖价总体价格在降低、产量在减少 ,怎么办?柳城县委、县政府“剑指短板”做好“三调”:往“精”上调 ,大力推广良种良法提高单产;往“大”上调 ,做大连片规模种植筑牢糖业“第一车间”;往“多”上调 ,联合制糖企业把各项补贴落实给蔗农。

“单产线”上轨

正当全球制糖市场不景气之时 ,六塘镇三界村谷本屯的村民韦学志却“一头热”,又腾出几块好地新增植0.47公顷甘蔗。总共1.33公顷的土地 ,全部种桂柳一号、桂柳二号、05136等柳城甘蔗当家品种(系)。当问及其是否担心这个生意会“亏本”时 ,韦学志 笑答:“没怕的!”之所以不发愁 ,是因为他种植的全部都是优质蔗 ,不但亩产高出普通原料蔗50%以上 ,每吨进厂价格也高出30元。

多种成本折算后 ,并不会对他全年的收入造成冲击。

一边是低迷的制糖市场 ,一边是全县超过4万公顷的甘蔗种植面积 ,如何扑入市场“大海击水”?柳城县把蔗田当作“练兵台”,从提高甘蔗单产“下手”,以良种良法种植模式摆脱甘蔗旧品种农艺性状明显衰退等局面 ,抵御多变的市场态势。首先是糖业、农业等相关职能部门不断加强甘蔗新品种的选育和更新换代工作;其次是大力普及蔗地深耕深翻、地膜覆盖、甘蔗半茎留种、配方施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高产高糖栽培技术。

“科技轮”驱动

梁柳宾是社冲乡有名的种蔗能手。当大部分蔗农种蔗都还处于“手工”状态的时候 ,他舍得“下米”买回了一台价值十多万元的甘蔗种植一体机。“原本一个劳动力 ,每天只能种植甘蔗0.06公顷。

机械化种植以后 ,每人每天可以种植0.6公顷 ,效率飙升10倍。”梁柳宾对种蔗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 ,种植甘蔗赚钱与否的关键在成本。而一路上涨的甘蔗种、砍劳作费用 ,恰恰是阻碍产业发展的“绊脚石”。他通过用活科技 ,种植13.3公顷甘蔗全部走上了“机械化”路线 ,“省”了一半多的成本。

利用土地流转的方式 ,推广应用农业机械化 ,是柳城县发展甘蔗产业的另一个突破口。通过鼓励和引导 ,该县农民群众积极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转变生产发展模式 ,集约化规模经营和机械化生产日益凸显:目前 ,全县种植3.3公顷以上的“甘蔗大王”有55户 ,总面积800公顷。沙埔、马山等乡镇纷纷建立起千亩糖料蔗高产高糖栽培示范基地和千亩高产高糖甘蔗良种繁育基地。

“扶持力”提速

又到年底 ,又到了柳城县糖业局和乡镇糖办工作人员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因为在榨季开始之前 ,他们必须将2013年种蔗补贴项目和金额全部逐一核实 ,拨付到各个 蔗农银行户头。

“从数据上看 ,我县甘蔗项目的扶持力度是年年都有新增幅的。”大埔镇糖办韦主任说 ,今年仅大埔镇辖区内累计获得甘蔗补贴金额就达15.96万元;590户甘蔗种植户得到补贴 ,个人最高获得补贴金额9500元。

县糖业局局长梁启云介绍说 ,近几年 ,柳城县对改扩种、地膜覆盖、种植优质蔗品种等项目进行了大幅度的资金补贴。除增加半茎留种补贴项目外 ,该县不少补贴项目资金都翻了一番。据统计 ,2013年“倒贴”给蔗农的补贴额为1002万元。2014年 ,该县新一年的种蔗补贴金额在原来的基础上继续有所上涨。

日报通讯员吴再丽冯艳芳

新闻推荐

“千里眼”保安全

日报消息(通讯员陈圆媛、汤晓逵)“通过系统的实时采集功能,就能获取水库大坝渗压系数,根据采集的数据判定险情,从而采取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近日,在大龙水库班房,县水利局工作人员一边操作着新启用的...

柳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柳城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技术指导增产量2013-12-13 15:21
猜你喜欢:
获得特大抗旱补助2013-12-13 15:21
评论:(掌好方向盘短板补上来)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