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连日来,柳城县社会各界、广大干部群众纷纷收听收看三中全会公报。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部署,提出了一系列全面深化改革的举措,更加增强了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和力量。柳城全县干部群众表示,将在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凝聚力量,增强思想自觉性和行动自觉性,描绘柳城未来改革总线路。
土地政策激发活力
“我觉得这个土地政策放宽,是个好消息,改革的方向令人振奋。”有柳城“桑蚕之乡”的寨隆镇下尧村村支书罗保青说。公报里提到的“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这让他们看到了国家富裕农民的决心。罗保青说,全会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未来农民的集体土地、宅基地可以入市,以后可以自由抵押、担保,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他希望这些改革措施早些“落地”。
柳城县经管站站长黄晓文说,柳城是传统的农业县,土地改革后,可以激发农村土地的活力和创造力,有利于柳城县盘活土地资源,优化土地流转形式,保障农业产业、城乡建设和工业发展用地。
有利于积极探索和尝试盘活农村分散、闲置土地,引进龙头公司,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扩大产业种植的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
有利于发展柳城蜜桔、桑蚕、食用菌等产业,驶入做精品农业、打造品牌、提质升级的高层次精深加工快车道。
城乡一体绘就蓝图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中提出,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职工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东泉镇新龙村村民曾国强,比较关心产城融合的话题。他认为,镇上离县城距离较远,如果能将镇上与县城融合一起发展,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创业机会。
“三中全会的《公报》对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发展规划了非常完整、清晰的蓝图。
不仅对发展县内小城镇化建设,也对健全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对于具有近城区、土地多等优势的柳城,有利于承接柳州工业和东部产业转移,全面搞活工业化、农业化、城镇化,将柳城的发展格局和层次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县住建局局长张明亮谈起改革,更是信心十足。
民营经济提振信心
作为一名民营企业家,柳城县鹏鑫源茧丝绸有限公司负责人罗文说,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这体现了党对非公经济高度重视和平等对待,非公企业将进一步坚定信念、增强信任、提振信心。三中全会提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为战略新兴产业、坚持自主创新的企业明确了大方向,使各种创新创造和生产服务都通过市场来决定和检验,进行公平竞争,这将给市场经济和企业发展注入强心剂。他认为,此次的改革力度是空前的,民营经济有了更广阔的领域,迎来发展的春天。
日报通讯员凌小锋冯艳芳
新闻推荐
日报消息(通讯员陈圆媛、谢文)近日,柳城县恒森木业有限责任公司职员韦晓丹到县国税局办理登记手续,相关信息在录入征管信息系统后,通过“国地税信息交换暨风险防控管理系统”的办证信息交换功能,纳税人...
柳城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柳城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