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柳城,处处孕育着丰收的喜悦。全县15000公顷星罗棋布的蜜桔正逐渐褪去绿意,传递出成熟的讯号。在今年鲜果产品销售初期,柳城蜜桔出口市场活跃,金灿灿的蜜桔正源源不断走出国门。
长期以来,柳城县委、县政府严格按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组织生产,实施名牌战略,通过水果品牌效应带动出口增值,努力从水果生产大县转换为水果出口强县,抢占国际市场占有率,让柳城的甜蜜与世界共同分享。
抓体系 倡导绿色
要想开辟出新的销路,打破边境销售“堡垒”,就必须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水果质量标准体系。
近年来,柳城县准确把握市场“脉搏”,以出口水果硬性指标为引导,加快形成“检验检疫+政府部门+合作社(协会)+农户”的区域联动监管新模式。
2008年,柳城县把做好出境水果果园注册登记工作作为为民办实事之一;2009年印发《关于加强出境水果果园注册登记和果园监管工作的通知》,明确出境水果果园注册登记和果园监管工作的目标任务;2010年,该县成立出口水果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柳城县出口水果质量安全示范区田间管理制度》等十项管理制度;同时,还通过与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柳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签订协议,委托权威机构对果品农残进行定量分析。
抓技术 质量接轨
不少对外出口水果产品,对农药残留量、有机磷、有机氯含量的检测标准非常苛刻。为此,柳城县农业等相关职能部门拿出了具体的对策。“从培育繁殖良种到选苗种植的整个种植过程,我们都会对农户提供一条龙免费的技术指导和咨询,解决果农技术管理盲点。”县农业局局长黄柳革介绍说。以建设“优果工程”和“生态果园”为契机,该县将“土专家”和“洋专家”对接组成专家服务团,年开展技术讲座50场次以上,发放技术资料万余份,培训果农5000人次,为出口蜜桔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同时,全县形成了县、乡、
村三级监管网络,工商、环保等相关职能部门不定期对农资市场进行拉网式排查,严把化肥农药投入品关口,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和品质精细化。截至目前,全县通过评审并通过取得注册登记证号的水果协会、合作社共有15个,超过8000户果农加入到出境果园注册登记,严格落实蜜桔生产种植要求。
抓品牌 畅销国外
品牌是产品的“身份证”。
2004年起,该县通过抓好两年一届的蜜桔节,通过“以桔为媒,以节会商”的方式搭建对接平台,提高柳城蜜桔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为扩大柳城蜜桔的国际竞争力,该县还组团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其他优质水果推介活动,利用报纸、网络等媒体加大宣传力度。
特别是在2006年,柳城县成功注册“绿城”牌水果商标;2010年通过了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申报和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自治区农业厅的考核验收,柳城蜜桔优势特色地方品牌获得了保护;2012年,柳城蜜桔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被正式命名为“柳城蜜桔”。几年间,柳城蜜桔产业厚积薄发,一跃成为全国柑桔类水果三大优势主产区之一、全区的“生态果园”示范县、全区第一个“广西出口水果质量安全示范区”。
2008年以来,拿到出口“绿卡”的柳城蜜桔源源不断销往国外,累计出口15万吨,产值4.8亿元。
日报通讯员冯艳芳
新闻推荐
日报消息(见习记者李俊)6日从市残联获悉,截至目前,柳州市已建成12个“阳光助残扶贫基地”,惠及1100多户残疾人家庭,户均增收2500多元。据介绍,该项目于2012年下半年开始实施,将持续4年,旨在帮助农村贫困残...
柳城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柳城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