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作为“柳北第一埠”的柳城龙头人就做起了“水文章”:铸钢架、撒大网、引公司、养肥鱼……这网箱养殖业是开展得如火如荼,当地村民说,他们这可不是小打小闹,而是甩开了膀子认真干,誓要从这水里“捞金”呢!
撒网
近日,龙头镇的码头上颇为热闹,不少工人正忙着组装铁架和塑 料桶以搭成一个宽20米、长300米的专业网箱。“这是我们在龙头放下的第一批网箱,每个都要下到两米深的水里,投入足量鱼苗,每箱产量可达4000公斤。”泓源渔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钟华介绍道。
据了解,引进渔业企业是龙头镇网箱养鱼项目撒下的第一道“网”,凭借龙头企业的雄厚实力,当地村民可以享受专业的技术培训,并能免费使用化验室、水质监测仪器等场地和设备,实现事半功倍的高效养殖。 与此同时,龙头镇又迫不及待地撒下了第二道“网”—— — 组织成立了龙飞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逐步形成“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为村民们发展网箱养殖业带来更多的便利。
双赢
有了“带头人”,这发展起来就更放心了,龙头镇的不少村民对网箱养鱼跃跃欲试。这不,龙头社区的陈华鸣就抢先出手了,今年7月初,他一口气投入40多万元养了105个网箱的鱼。“我们这水质好,政府有优惠政策,现在又引进了专业的渔业公司,成立了合作社,一下就解决了技术和销售问题,完全没有了后顾之忧。”第一次养鱼的陈华鸣信心十足地说道。
村民水里“捞金”敢想敢干,当地政府在引导发展的过程中就更要计划周全,经济效益高的网箱养鱼也伴有一定危害环境的风险。为了避免因网箱养鱼而出现河水污染的情况,龙头镇可是下足了功夫。
“我们首先在饲料这一块进行把关,引导村民绿色喂养,然后在养殖过程中实时监控,不定期地在网箱上游和下游同时取水化验,一旦发现问题立即进行处理。”龙头镇镇长黄彦科介绍说。该镇还联合县环保局、水利局等部门,对区域内的融江河段进行科学规划,投放网箱的区域限定只能安排在规划区内,并距离饮水口两公里,确保饮水安全,真正达到经济与生态并行的“双赢”效果。
日报通讯员陈圆媛何望明
新闻推荐
为了激发退役士兵学习职业技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县民政局创新培训工作,给予自费参加驾驶培训的退役士兵补助金。这次培训补助条件设定为2012年冬季退役士兵、2011年冬季转业士官,且已选择自谋职业,自...
柳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柳城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