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冲脉镇说起“陶显先”这个名字,几乎无人不晓。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冲脉村能拥有村容整洁、乡村美丽的好景象,群众会异口同声地说:“全靠那个垃圾公佬啵!”这个“垃圾公佬”就是冲脉镇冲脉村的清洁工陶显先。
陶显先今年已经77岁了。与垃圾“结缘”是因十年前的“非典”,老人看到村中垃圾到处飞,牛粪鸡屎到处是,他觉得整治环境卫生迫在眉睫。陶显先决定站出来,用自己的行动来改变村中的环境卫生,改变村民的卫生意识,让乡村也美丽起来。
从那时开始,晨曦中有他的身影,无论天晴下雨,杂乱的垃圾桶边有他的身影—— — 一把扫帚、一辆手推车、一把铲子,在村里来来回回地忙碌着,打扫村头至村尾的牛粪及垃圾。打扫完之后,每天还要推车行走1公里,把垃圾运到填埋场。2011年,出于安全考虑,其家人考虑到陶显先的年纪和身体,强烈反对他去干这种又累又脏的苦力活,想让老人过个安逸的晚年。一个人活着,如果没有好的心态,他如何能够安度晚年?所以,陶显先至今仍坚持在自选的岗位上,为村里默默奉献着。
家里人不理解还会关心陶显先,因为还是一家人。可村民就不一样了,老人家才干了两天,村里的风言风语就铺天盖地袭来。说什么,一个公佬还管这么多闲事,尽和垃圾与脏东西作伴。老人家在别人的讥笑中以开朗的心态应对,并不厌其烦地和群众说,村子是自己生活的地方,不注意卫生患病害的还是自己。
村里的环境卫生慢慢地发生了变化,垃圾围村臭气熏天的景象不见了。看到自己的生活环境变美了,呼吸到了清新空气,渐渐地,村民们也发生了改变。他们不再讥笑老人,而是自觉收集好垃圾,主动配合陶显先清理垃圾。久而久之,整个村庄的良好卫生意思和习惯形成了。
现在,冲脉村自主制定了村环境卫生村规民约,形成收取垃圾费搞卫生的长效机制。大家的环卫意识彻底改变,该村的环境始终整洁有序,村民们能尽情地享受着自己村庄的美丽果实。
日报通讯员刘美群
新闻推荐
9月13日晚,一场乡土大戏在热闹的柳城县白阳广场上演,吸引了众多群众驻足观看(见上图)。舞台上,没有明星大腕,只有草根艺人,但整台晚会被一群乡土文艺爱好者演绎得同样精彩,颇有看头。今年,柳城县积极实施...
柳城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柳城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