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人们尽情欢歌,沉浸于知青文化旅游节的愉悦氛围中;在这里,人们流连忘返,陶醉于知青城“田园式”的美丽景致中……虽然“梦回洛崖知青城·柳城县知青文化旅游节”已经落下了帷幕,但柳城人倾心举办的这个节和精心打造的这座城,一如绕梁的余音,让人回味无穷。短短三天“五一”假期,柳城县“以节为桥,以节为窗”,把经济 、生态 、社会紧紧地结合在一起,让来自四面八方的四万多名宾客充分领略到知青文化的风采与韵味,领略到柳城创新方式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丽成果。
知青狂欢乐八方
4月29日,洛崖知青城里彩旗飘扬。开幕式上,开场舞《火红的年代,火红的心》的音乐响起,身着绿军装、腰扎武装带的“知青”翩翩起舞,一瞬间,把人们带回了40多年前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狂欢的节,欢乐的城,一个个精彩的互动活动也奏响了知青节的“狂想曲”。在知青休闲区,游客们亲身体验了用手推着独轮车“运送”农作物,用石磨磨豆腐等传统活动;在融江河畔的知青码头,来自各乡镇的山歌好手用壮欢唱出了一段段知青情结;在知青大食堂,“回味知青生活餐”端出了红薯、芋头、大锅饭;在洛崖社区文化广场,游客们伴随着跳跃的火苗,享受着篝火晚会的欢乐。从早上玩到天黑,参加知青文化旅游节的游客们纷纷感叹:“这里真是太好玩了,这么多的活动项目,让我们了解那个年代的生活,也让我们度过了快乐的一天。”
美丽小城醉游人
“今天重回洛崖,感觉这里的变化真是太大了,那些石板街道干净又整洁,城里的主干道两旁有花圃 、路灯、垃圾回收桶,还有广场、礼堂、博物馆、篮球场,一点也不像我们插队时那种老旧的模样,就是一个美丽新农村。”当年知青乐易珠看到这个曾经插队的地方感慨无比。
这里的变化,得益于柳城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路径”抉择。近年来,该县以打造“柳州市主要卫星城和城市后花园”为目标,走一条深挖资源优势,建设“农民生活富裕、农业生产先进、农村生态良好”的科学发展之路。
刚刚启动以“修新复古”理念打造洛崖新城的创意工程时,该县就特别重视以保存历史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的形式,以原样保留下村落千百年来形成的布局,只在自然建筑中“镶嵌”知青旅馆、知青博物馆等复古建筑;在做旧的斑驳墙面镌刻下一幅幅让人振奋的知青时代宣传画……当500多万元第一期项目一建成使用,由“文化创意”促成诞生的这座“红色之城”就迅速蹿红,成为柳州、广西乃至全国人民了解知青生活、回顾知青历史的重要基地。
产城融合富乡民
“出工咯!”4月30日,在知青农耕体验区,游客们在“生产队长”的指派下,走进田间,赶着牛犁耙田地,用龙骨水车灌田水,平整田基、插秧,用辛勤的劳动换取工分,感受当年知青们的劳作生活。
这个具有时代特色的现实版“开心农场”让游客们笑了,也让洛崖社区的村民们笑了。洛崖社区党支书冯克强介绍说:“今年3月,社区通过民主决议,选出了100亩连片田地,建设了这个以‘耕植探源,回归田园 ’为主题的农耕体验项目,希望把展现知青文化红色旅游与农业休闲旅游有机结合在一起,推动旅游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近年来,柳城县以“三产引 领、产业互动,建设和谐、美丽、幸福社区”的建设思路,引导洛崖社区居民把产业发展与城乡环境建设相融合,并通过举办知青文化旅游节、开展“农家乐”等方式,促进当地的旅游业发展,探索增收致富的新渠道。同时还深入拓展新农村建设的内涵,盘活社区敬老院集体房产和集散土地,建设“知青会 所”和“知青礼堂”两栋村级集体经济综合楼并对外招商引资。目前,综合楼外租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3万元左右的收入。40年后,开发商在“知青城”建设的宾馆、酒店等资产将全部归为社区集体所有。届时,洛崖社区将成为柳城最富的村(社区)。
日报通讯员吴再丽陈圆媛
新闻推荐
2008年以来,寨隆镇共投资564.56万元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48个,惠及群众7940户29000多人。项目涉及道路维护、疏通沟渠、人畜饮水工程、城乡风貌改造、文化广场等,使全镇农村面貌逐步改变,农...
柳城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柳城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