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云: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指的是能炉火纯青运用“望闻问切”诊断病情的大夫是中医领域里的佼佼者。在柳城县中医院,就有着这样一位医技高超的医生—— — 杨文星,集百家之长 、成一家之言,巧用各种针灸技法,履行医生救死扶伤的天职。
温和地询问 、亲切地微笑 、耐心细致地诊断病情,你即使是初识杨文星,也能感受到他的人情味。
前些天的早上8时,当笔者准时到 达县中医院的针灸推拿科时,门口已经聚集了一小波患者,正七嘴八舌地和杨医师商讨病情。“杨医师,你看,我的脸现在没那么肿了。”“杨医师,我今天觉得腰好疼,你帮我针几下。”诊断 、开药 、治疗,这一系列动作,他来得那么娴熟,那么有条不紊。待到为患者治疗暂告一段落,时针不知不觉已经指向了上午11时。杨医师抱歉地对笔者说,每天都这样忙。
为何有那么多患者指名要他治疗?除了服务贴心外,更看中的是他那精湛的技术。 杨文星说,他与中医结下了不解之缘,是缘于小时候的一次高烧。当时他服用各种西药 、打针,但高烧不退的情况还是持续了一个月。后来,一位老中医给他烧灯草,烫出一身汗后,第二天烧就退了,这激发了他对中医治疗技术的好奇心与探索欲。高考那年,杨文星所有的志愿全部填写医学院,后被右江民族医学院录取。虽然进修的专业是西医医学临床专业,杨文星还是自学了三年的中医学理论,其中医技术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中医就像是一坛陈年老酒,每次品尝,总能让人有不同的回味。”越是涉足中医领域,杨文星越能感受到里面的博大精深。他读医书 、上网络 、去培训,通过各种途径来增加知识储备,逐步掌握了焦顺发氏头针 、彭静山氏眼针 、张显臣氏手足三针疗法 、王文远氏平衡针疗法 、董氏奇穴针灸疗法 、安徽王氏刺血疗法等针灸方法。
有了超过十年的中医临床经验,杨文星常常冥思苦想:要是能将电疗法的各种物理因子,通过针 灸作用在人体各部位的经络和穴位进行物理治疗,是不是既能促进疗效,又能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经过多次 、反复实践,杨文星成功制作出以低频电脉冲治疗仪为工作原理的小设备,并运用到临床治疗中,将想法变为现实。
杨文星说,他准备为自己的装置申请专利,然后在中医领域里广泛推广,让更多渴望康复的患者都能用上。
日报通讯员冯艳芳陈程平
新闻推荐
队伍壮大关心下一代工作,县委、县政府历来有一套做法:思想上重视、工作上支持,经费上保障。目前,全县有关工组织1389个,形成了“纵到底、横到边、覆盖面广”的网络化格局。全县以“五老”为主体的关工...
柳城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柳城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