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片干事创业的沃土,这又是一个温暖和谐的大家庭,41万柳城人民共享着改革发展的硕果琼浆。尤其是占全县总人口6.5%的27955名各类残疾人,在这个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里,感受着全社会的关爱和温暖。
近年来,柳城县大力推进残疾人事业和谐发展,使残疾人工作步入了健康、快速的发展轨道,先后荣获“全区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全区残疾人就业工作先进县”等荣誉。
优质服务全面提高残疾人康复水平
康复一个,幸福一家,温暖一片。康复工作是残疾人工作的重点,在柳城洒满阳光的大地上,县残联围绕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
的目标,将残疾人康复纳入社会建设和城乡基层卫生服务体系,使残疾人康复工作得到了真正的落实。
5年来柳城县共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1423例、肢体矫治手术125例、精神病住院36人、髋关节置换手术12例。全县成立县、乡、村三级康复技术指导和服务网络218个,配备了137名康复指导员和康复员,全面推进残疾人康复训练工作。残疾人康复指导站对71名智残儿童进行全面康复训练;开展智残儿童机构训练15人,智残儿童家庭训练71人;肢体残疾康复训练287人,各项训练指标均超额完成“十一五”计划的指标数。
5年来,柳城县为广大残疾人提供各类康复服务3000多人次,康复资助资金105万元,使众多残疾人走上了健康之路。
拓宽渠道全方位推进残疾人就业工作
一直以来,残疾人的就业是残疾人工作的重中之重,柳城县残联采取一系列措施帮扶残疾人就业,使他们能够自食其力,融入社会。通过积极主动与各福利企业协调联系,县残联举办残疾人外出务工暨劳动输出招聘会等多种形式安置残疾人172名,争取上级小额贷款资金,为23名残疾人创办个体就业,为残疾人创业、就业广开门路,引领残疾人走进人生的新天地。
柳城科美通讯公司的凌挺源,20岁时因患脊髓瘤瘫痪在床,正享受美好青春的他并没有失去信心。2008年,他参加了县残联组织的手机维修培训班。在县残联的帮 助下,凌挺源拥有了一间自己的手机维修店,每月有几千元的收入。
多渠道、多层次、多种形式对残疾人进行培训,使之掌握一技之长,是破解残疾人就业难题的关键。县残联坚持“按需培训,按岗培训”,针对企业的用工情况、用工需求设置培训项目,5年来共举办各类培训班20期,参加人数共1025人次,发放技术培训资料2000册,切实加强了残疾人就业培训工作,使一部分残疾人走上了自谋职业之路。
扶贫助残送残疾人贫困户更多实惠
为加强残疾人生活保障,柳城县残联同民政部门将残疾人贫困户纳入重点扶持对象,对城镇符合最低生活保 障标准的残疾人,优先纳入低保。为加强残疾人住房保障,2006年以来,县残联积极推进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
一缕缕春风吹进城乡每一个曾被遗忘的角落,一束束阳光照亮众多残疾人的美好前程。5年来柳城县投入资金278万元,完成危改398户,近千名残疾人开始了敞亮的安居乐业新生活。2009年至2010年,投入10.3万元为188户贫困残疾人安装自来水,完成市残联下达任务的104%。2012年开展了“无障碍进家庭”项目试点工作,柳城县投入资金32万元,对大埔镇、寨隆镇的下肢重度残疾人的出行、入厕、进厨房等各种障碍进行改造。对这个特殊困难的群体来说,春天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温暖、就是尊严。
日报通讯员凌小锋
新闻推荐
日报消息(通讯员冯艳芳)为给县域经济的大发展大跨越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近日,柳城县举办了一场“土味”十足的培训,通过基层“老记”给基层通讯员上课,为该县的新闻宣传工作积蓄新力量。当前,柳城县宣...
柳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柳城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