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嘿!”3月12日,当记者来到柳城县大埔镇正殿村小龙潭屯时,种植大户、运输户和砍蔗工正合力在把一捆捆甘蔗搬上中型拖拉机。
种蔗大户唐天开说:“按现在的收购价格,这一车10吨多的甘蔗,毛收入有5000多元。”今年59岁的唐天开从上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种蔗,如今他的5.3公顷(80多亩)甘蔗,在本榨季可产甘蔗约450吨,纯收入可达12万元左右。
近年来柳城不少农民靠种植蜜橘致了富。对此,唐天开有着自己独到的看法。他说,种果来钱确实快,但投资风险也比较大。多年来的实践经验表明,只 要经营得法,种蔗的收入还是较为稳定的。
“现在的甘蔗收购价是每吨475元,而且对品种也有要求,产糖低的品种收购价更低一些。”唐天开告诉记者,他两年前就开始种植新品种桂糖05号和桂福296号,产糖量较高,保证了最高收购价。
为了降低砍蔗成本,正殿村各种蔗户形成互助组,由于各家的蔗地面积不一样,多出来的蔗地还是要请专业的收蔗队来收取。
为此,唐天开长期请一支收蔗队,顾照好他们的饮食起居,大打“感情牌”,收蔗队也主动提出少收些工钱,并且随叫随到。唐天开 此举也被附近的乡亲们效仿,来自各地的专业收蔗队都很喜欢来这里干活,多年来榨季收蔗工作都进展得很顺利。
柳城县是柳州市的甘蔗种植大县。2011/2012榨季,全县甘蔗种植面积4.5万公顷(约68.27万亩),全县种蔗农民29.17万人,人均种蔗收入达3768元,制糖业为柳城县提供税收2.亿元左右。
柳城县副县长黄志英介绍,甘蔗成为柳城县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重要渠道。近年来,柳城县破除蔗农小农耕作行为,积极进行土地流转,提高了甘蔗生产的规模化和技术集成化,基本实现了甘蔗机械化犁耕、破垄、培 土等作业。但由于地形和种植习惯等因素,大部分还需要人工收割。下一步,县里将加快甘蔗良法技术的推广和良种繁育的推广步伐,继续做好甘蔗试验项目以及甘蔗各项试验工作,让甘蔗事业更加甜甜蜜蜜。
日报记者兰天董明报道摄影
新闻推荐
日报消息(通讯员蒋玉文、盘练)3月21日,正值农历二月初十,也是柳城县太平镇山咀村民间庙会日———多姿多彩的民俗表演,赢得大家的阵阵掌声;热闹的场面交织成一幅动人的和谐村寨全景图。山咀村曾因地处...
柳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柳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