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六安 今日霍邱 今日霍山 今日金寨 今日舒城
地方网 > 安徽 > 六安市 > 今日舒城 > 正文

为爱而生 向美而行 写在合肥四中90周年校庆之际

来源:合肥日报 2019-11-22 06:21   https://www.yybnet.net/

第二届运动嘉年华,学生精彩亮相

合肥四中图书馆内景

班主任和中层管理者参加“世界咖啡会议”研讨

“我和我的祖国”专场音乐会

巢湖岸边,省府腹地,一所现代化的高中名校犹如一颗冉冉升起的教育新星闪耀在“大湖名城、创新高地”,这就是省级示范高中——合肥市第四中学。

先贤垂范,后昆继美。发端于20世纪20年代末,崛起于改革开放的崭新时代,一代代四中人筚路蓝缕,艰苦创业,举旗播火,继往开来,塑造了一所老校的浩然风骨。

风雨兼程,澎湃向前。几易其址、几更其名,历风霜而挺拔,浴改革春风而腾飞,哺英育华,植兰育蕙,为国家培养出数以万计的人才,演绎了一曲育才兴学的奋进之歌。

九十载栉风沐雨,砥砺耕耘;九十载弦歌不辍,教泽远披。11月24日,合肥市第四中学迎来九十华诞,绽放出夺目的光彩。

历史悠久 文运昌隆

时光老人转身之际,90年光阴,倏忽而逝。而对合肥四中来说,可谓穿越历史风云,谨守庠序之教。

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合肥四中人坚信,教育就要从教育者的内心生发出来,用关爱、仁爱和博爱之心,点燃、激发、守护和播撒爱,教会学生“爱自己、爱家庭、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学会“爱学习、爱运动、爱艺术、爱劳动、爱生活”,在爱中感悟生命、收获成长、止于至善。未来教育只有拥有爱的能力才不会被机器取代。

合肥四中党支部书记、校长吴英明在2019级新生及家长会上说道:“2019年,恰逢合肥四中建校90周年。今年是合肥四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而你们将是合肥四中新历史的书写者!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有责任和使命去建设属于我们共同的家园。”

这是连接历史与未来的嘱托。听闻此言,900名新生眼中散发出激扬而坚定的光芒。

是的,为爱而生是合肥四中的底色。校史馆内,一张张老照片、一本本旧文献是最好的印证——

合肥市第四中学创建于1929年,前身为安徽省立第六女子中学。原校址位于市中心蒙城路与安庆路交界地,为唐会昌年间“庐州府学”旧址,在宋元时期先后更名为景贤书院、三贤书院,历史悠久、文运昌隆。近百年来,合肥四中几易其址、几更其名,1956年正式定名为合肥市第四中学。2003年被确定为省级示范高中。

2009年9月,为了响应市委、市政府“大环境、大建设、大发展”号召,服务于合肥市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战略部署,合肥四中整建制并入合肥六中,学校名称保留。

2014年11月,为了优化教育结构,科学配置教育资源,传承合肥四中传统,合肥市决定重建合肥四中。

2015年11月,市委、市政府召开新四中建设规划协调会,明确合肥四中由合肥一中全面代为管理。

2016年10月,合肥新四中破土动工,启动建设工作。新四中占地约190亩,总建筑面积约12.5万平方米,规模为90个班寄宿制学校,于2018年7月全面竣工。

2018年9月,合肥四中在省府之东、滨湖腹地华彩绽放、重启办学,迎来600位新校首批学子。

90年来,合肥四中培养出大批优秀的毕业生走向全国各地,还有不少留学海外,从母校汲取的优良品德和文化科学知识,帮助他们继续深造,成为各行各业的建设人才。

自校庆工作启动以来,合肥四中各届校友纷纷联系母校,向母校汇报自己的成长成就、为母校送来自己的真诚祝福。

校庆前夕,合肥四中已陆续收到了来自中国卓越校长峰会组委会、重庆市巴蜀中学、河北省衡水中学、成都石室中学(成都四中)、成都市第七中学、湖南省长郡中学、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山西大学附属中学、淮南市教育局、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安徽省宣城市第二中学、安徽省合肥市庐阳高级中学、安徽省合肥市第三十二中学、安徽省舒城中学、合肥安生学校、安徽建筑大学、安徽省合肥市第七中学等单位发来的贺信(排名不分先后)。

回望,是为了更好地前行。站在90年的历史门槛,那些厚重的历史回声,穿越时空,在合肥四中新校园回响。

文化立校 行以致远

中和会堂“种荷”台阶

景贤书院、中和会堂、四方馆、日新楼、韵动馆、听潮居……走进合肥四中校园,无论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甚至是课间铃声、电子屏,无不给师生带来视听兼具的美的享受,以及蕴含在其中的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味道。

合肥新四中始终奉行“理念至上,文化先行”。学校秉承“为未知而学,为未来而教”的办学理念,践行“学生至上、教师至上、管理至上、学术至上”的工作理念和“唯阅读、运动与艺术不可辜负”的生活理念,致力于打造“绿色四中、创新四中、书香四中、智慧四中、美丽四中、幸福四中”。在吴英明校长的带领下,合肥新四中人集思广益、凝才聚智,将自己对学校的热爱、对教育的追求都熔铸在合肥四中灿烂悠久的历史血液之中……

校园里,百花争艳、四季如春,春赏樱花夏观榉,秋览银杏冬品梅,那是与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和襄阳四中校园文化的呼应;还有怀抱课本穿梭在教室之间的学生,他们身着具有浓郁校园文化气息、青春靓丽的校服,文质彬彬、温文尔雅,嘴角扬起的微笑多么青春明媚、活力四射。

校园里,醒目的电子屏是“传播阵地”,透过电子屏能知道“古往今来”的故事,每天都为师生定制《历史上的今天》《时事政治》等各类节目,每日推送历史文化及时事新闻,让教育融入生活,让学习成为常态。

校园里,让艺术从“听”开始。为了将艺术也融入学生生活,学校用世界名曲设置成起床、上课、下课等不同铃声,学生在优美的乐曲中陶冶情操,还将名曲背后的小典故通过电子班牌展现给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艺术气息。

校园里,中午时分的学生餐厅和教职工餐厅,都为师生定制播放不同的节目,从新闻、文化、科技、艺术、教育等不同领域,为师生塑造一个真正的智慧化书香校园。

见到的都是美景,听到的都是天籁。诚如合肥四中校长吴英明所说,希望四中的教育“为爱而生,向美而行”,希望孩子们在四中校园健康快乐地生活学习,希望他们未来都能成为有尊严、有价值、有情趣的人。

榜样力量 引领成长

90年的风雨兼程,合肥四中一路走来,历史的积淀和文化的传承铸就了四中精神。而这其中凝聚着一代代四中教师的无私奉献,他们以书育人、以人为本。

合肥四中把党建放在工作首位,以发展促党建,以党建促发展。学校党支部领导班子能够始终坚持贯彻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办学理念,勇于直面困难,认真开展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学校党员教师深入课堂,深入食堂、寝室,走近教师,走近学生,了解真实的校园生活,并据此提供最大的支持。

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学校在教师培养方面提前谋划,新校开学前一年便已开始教师招聘,随后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培养。2017年,合肥新四中第一批招聘的23名教师于当年9月开始在合肥一中跟岗学习一年,全方位参与合肥一中教育教学的各项活动,零距离聆听学习合肥一中名师的课堂教学技艺和方法,多角度借鉴合肥一中在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的科学措施。

“榜样教师的数量和水平是学校综合发展程度的体现之一,学校要为榜样教师的成长提供机制和平台,让教师发挥更好的引领作用。”为此,合肥四中积极营造学术氛围,促进教师思维升级,定期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打造教学团队,促进教师集体共同成长。

2018年12月20日,合肥四中举行了第一届“青蓝工程”师徒结对签字仪式,这绝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形式,也不单单是一纸协议,它构建的是一个团队,一种文化,旨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助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裴启超老师说,这不仅仅是对新教师的“传、帮、带”,更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青年教师定期去听老教师的课,老教师也会反向听课,指出不足,提出改进的建议。”

除此之外,今年3月,合肥市教育局联合合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专家深入合肥四中课堂,开展教学教研专项调研活动,各学科共计听课72节,基本做到任课教师全覆盖,个别交流达50多人次,学科座谈达14场次。

这对青年教师的成长是一个很大的促进,也是难得的机会。“面对教育专家敢于露拙,直面自己的缺点,在积累教学经验、提高业务水准、形成教学风格等方面,都有不可估量的益处。”

得益于各级领导的关怀与支持,合肥四中目前已形成一支年龄结构有梯度、教学业务有经验、教育科研有实力、学校管理有保障的专业化师资队伍,其中包括正高级教师2人、特级教师4人,博士后1人,11位省市及国家级教学评比大奖获得者。同时,学校还依托政策及资源优势,选调市属学校优秀教师,充实教学教研队伍;聘请合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合肥一中学科骨干,担任学科导师,指导教育教学工作;聘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大学等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专家、学者,担任高校导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四梁八柱 全面育人

连续两年、2个年级、1500名学生,当他们入学报到的第一天,无一例外地都收到了一份独特的礼物——两本书,一本是合肥一中德育读本——《三生教育话幸福》,另一本则是《人类简史》《全新思维》《遇见未来》《美的历程》《杜甫传》《亲爱的安德烈》中的一本。赠书与送书、阅读与分享已成为合肥四中一道靓丽的风景。

学校立足核心素养培养,基于高考改革、课程改革对学生的发展要求和四中校情学情预判,创造性地开发出“四梁八柱”课程体系,在开足、开齐国家所规定的所有课程基础上,着力开发阅读课程群、运动课程群、STEAM课程群、美育课程群,共同托举学生的多维发展全面成才。

2018年底,经过认真筹备的合肥四中图书馆——景贤书院开馆,成为目前省内一流的校园图书馆。图书馆中的大部分图书由教师与学生进行直选、直采。数以万计的海量书籍、温馨别致的阅读空间、高端先进的数字阅读、网红打卡的朗读亭散布在校园的各个角落,以期将学校打造成“流动的图书馆”。

学校依托图书馆,将原先的教师读书沙龙升级为如今大咖云集的四方论坛,邀请国家督学罗崇敏、北京四中原校长刘长铭、北京大学教授陈波、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杨庆祥、北京理工大学教授罗庆生、全国家庭教育专家陈默、美国白宫学者黄征宇、新东方总裁俞敏宏等名家大咖先后莅校开展四方论坛,增长学生见闻。学校倡导将阅读变成一种生活习惯,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同时,北大出版社流动图书角也落户四为楼、四端楼,搭建起中学与高校的零距离沟通桥梁。

在阅读写作方面,在第二十一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主题征文大赛中,刘思麟同学荣获特等奖,孔欣然同学荣获一等奖。在第十七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决赛中,徐诗熳同学获得国家二等奖。

在运动课程群方面,合肥四中将太极、轮滑、击剑确定为学校体育发展特色项目,对标学习教育先行区,与初中、小学等达成共建合作关系。2019年10月,初次参加国家级比赛的合肥四中轮滑代表队在2019年中国中学生轮滑锦标赛中便摘得两金三银。2019年秋季学期,合肥四中韵动馆开设击剑选修课。

在2019年8月的安徽省青少年棋类锦标赛(围棋)比赛中,合肥四中夺得高中组团体总分第一。在2019年11月初举行的合肥市中小学跳绳比赛中,合肥四中获得四金一银一铜的好成绩。

得益于寄宿制管理的优势,合肥四中率先尝试“每天运动2小时”,即晨练太极拳30分钟、大课间跑操30分钟、课外活动运动1小时。

同时,学校还积极组织羽毛球比赛、拔河比赛等,学生及教师甚至家长齐上阵,一起享受运动的乐趣。家校联谊足球赛、篮球赛,更是将家校合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合肥四中文化创意不断——

2018年11月,合肥四中第一届运动嘉年华暨寻根火炬传递活动隆重举行,两支火炬分别从合肥四中旧址、合肥一中新址传递至合肥四中新址,象征着对千年府学的追根溯源、对百年合一的荣光接力。

2018年12月,合肥四中首届听潮诗会隆重召开。全校师生齐聚一堂,共同开启别开生面的诗词之旅。耳濡目染中,合肥四中吴玉晗、王昕玶等同学先后在省市演讲比赛、朗诵比赛中崭露头角,收获佳绩。同月,合肥四中致敬建设者暨迎新文艺汇演在中和会堂隆重拉开帷幕。诗歌朗诵、劲歌热舞、幽默小品、歌剧表演等多彩的演出节目,将现场的氛围一次次推向高潮。

2019年9月,“我和我的祖国”专场音乐会的隆重举办则为全校师生带来了一场丰盛的文化饕餮盛宴。

2019年10月,合肥四中第二届运动嘉年华如约而至,以“中华儿女一家亲,携手迈进新时代”为主题, 2个年级、34个班级代表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精彩亮相,展现了浓郁的地域特色与丰富的民族风采,完美地阐释了同学们的爱国情、报国志和强国梦,以此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致敬、献礼!

在合肥市2018年中小学优秀社团展演中,三木美术代表合肥四中参展,荣获合肥市一等奖。一年多的时间里,在艺术中心的统筹及组织下,摄影、版画、广告等时尚艺术元素在合肥四中落地生根;剪纸、折纸、书法等传统文化项目也在合肥四中赓续传承。

以美辅德、以美益智、以美健体、以美促劳,2019年,合肥四中成功申报合肥市美育创新实验学校,以美育统整,协同推进五育并举。

明德弘毅 行圆智方

“明德弘毅、行圆智方”作为合肥四中的校训,是合肥四中办学理念、治校精神的高度凝炼,也是合肥四中人共同的价值追求,体现了中学教育立德树人的核心使命和根本任务。

这种精神体现在合肥四中的一草一物、一人一事上。

比如学生,他们用纯正的班风、整洁的班容、优秀的成绩,在各级评比中,展示了一个班集体同频共进、携手逐梦的团结;他们用优雅的动作、和谐的节奏、全盘的视野,在全市体育竞技中,诠释了四中学子全面发展、追求卓越的信念。他们用深厚的积淀、铿锵的声音、深情的表演,在各类文化活动中,彰显了吾辈青年继承传统、弘扬文化的担当!

忘不了军训闭营仪式上勇迎风雨站定如松的身姿,忘不了高一学子冒雨护卫班牌的坚定神情,忘不了四中新生为保洁阿姨撑伞的样子,更忘不了学长团奔波劳碌乐于助人的行为。他们是四中校训的践行者,更是四中学子学习的榜样!

比如教师,深夜的四端楼里有他们认真研讨的身影,凌晨的听潮居中有他们伏案备课的身姿,清晨的风雨操场有班主任们陪跑的背影,晌午的四君斋、四艺阁有生活老师们巡查的身影……

为未知而学,课堂、操场、走廊,四中学子,犹如一团团熊熊烈火,在四中这方净土上,尽情地燃烧着青春的岁月;为未来而教,教室、自习室、办公室,四中教师,仿佛一个个跃动的音符,启迪智慧,余音绕梁,用激情谱写着生命的乐章。

甚至在合肥四中,家长也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从会议室里的献言献策到研学旅行的密切关注,从宿舍文化建设的美好构想到贫困生资助的慷慨解囊,从中和会堂座无虚席的家长会到巢湖沿线身体力行的毅行,从大明奖励基金颁奖典礼到2019级招生,从班级文化建设到运动嘉年华火炬的传递,从经典诗歌朗诵会到新年联欢会……四中家长始终高度支持学校的工作,家校共育,同频共振。

“明德弘毅、行圆智方”的风气和精神,让每一位合肥四中人找到了合适的位置,有了成为更好的自己的机会。

恢复办学一年来,合肥四中师生奋楫扬帆,团结拼搏,在市、省、国家各级各类比赛中频传捷报,屡创佳绩,学校获得市级以上团体奖项20项,教师获得市级以上奖项73项,学生获得市级以上奖项136项。

巢湖水悠悠,中和堂巍巍。走过辉煌、历经沧桑的合肥市第四中学,在90周年校庆到来之际,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面对合肥四中的激荡岁月,1975届校友王大明留下了对母校的深情告白:“我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您的建设与发展贡献力量;同时,祝愿您发展越来越好、桃李满天下!”

新闻推荐

11月19日你该知道的9条股市消息

【央行下调7天期逆回购利率至2.5%】中国央行公开市场18日将进行1800亿元人民币7天期逆回购操作,当日无逆回购到期,实现净投...

舒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舒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为爱而生 向美而行 写在合肥四中90周年校庆之际)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