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上午,于临沂市明德美术馆,杨涛书法篆刻作品展暨明德美术馆开馆盛典拉开帷幕。中国艺术研究院党组书记高显莉女士、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六届副主席胡抗美先生,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艺术家、学者、收藏家和爱好者纷纷前来参加了这一盛事。
此次展览,共计展出杨涛先生的书法篆刻作品百余件,作品不仅囊括篆、隶、真、草、行五体,且其篆刻作品同样精彩显彰,本次展览将不同书体的作品和篆刻集中起来展示,可见先生真真为基本功异常扎实的学院派书家。在此基础之上,其书法之“苍劲灵动”,篆刻之“刀刀若笔”吸引住了大批书家、同道、好友、爱好者竞相夸赞、探讨。
杨涛先生的作品很具有表现的力量,他擅于中锋用笔,线条富有韧劲和气息,把篆隶中那种稳定的、有体量感的、“留得住”的、微妙变化的东西完全给内化成了书体中的线条质感与张力。先生最具有代表性的风格是他的“杨氏”狂草,具有一种特殊的节奏与韵律,用碑的点画来写草书使其大草富有倔强之气。具有深厚的学院派功力,基于传统学养之上因应时代,以碑入帖孕育个人风格的杨涛先生又经过几年打磨,在书法、篆刻方面有了新的精进。
杨涛,安徽宣城人,祖籍舒城。学士、硕士、博士分别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从事书法、篆刻、国画创作和研究,导师为王镛先生。现供职于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为中国书法院副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艺委会委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青联十、十一届委员;文化部青联中国书法篆刻艺术委员会主任;西泠印社社员。作品数十次参加国内、国际重大展览并获奖。为首届“中国青年艺术家提名奖”获得者。有《看图学篆刻》《中国书法简史》(合著)《杨涛书法集》《全国中青年书法二十家—杨涛》《杨涛草书心经》《杨涛楷书梅圣俞诗集序》《倦寻素影—杨涛楹联书法集》《妙合同尘》《问风何从》等著作出版,并完成《中国佛门书法之流变》《东晋“新体”书法成因研究》等论文撰写工作。
本报记者 王雪 实习记者 王博
新闻推荐
金融照亮脱贫路政府兜底有保障 巢湖学院学子赴舒城县调研农村***金融机构支持
本报综合消息为深入了解六安市舒城县农村***金融支持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需求,巢湖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农村***金融机构支持”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7月31日—8月1日赴舒城县共青团委员会、...
舒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舒城县这个家。